山清水秀的建德,一直以來是人民心中的宜居勝地。十年來,建德經濟社會發展也駛上了快車道。昨天,“杭州這十年·建德”新聞發布會在新安江畔舉行。
回望過去,建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25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31億元,年均增長7.4%;財政總收入從30億元增長到67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6億元增長到38億元,均實現翻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28812元上升至2021年的6018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4795元上升至33807元,分別增長1.1倍和1.3倍。
建德是如何取得這些豐碩成果的,發布會上記者找到了答案。
推動綠色發展 構建產業新格局
這十年,建德始終堅持強產業、促轉型,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建德全力推動綠色發展,累計關停“低散亂”企業1447家,騰出產業空間,新引進工業產業項目382個,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51個。尤其是建德人民期盼多年的華東地區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日前開工,農夫山泉四期、中策橡膠遷建、東方雨虹、南方綠色建材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為建德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增添強勁動力。新增主板上市企業5家,化工產業經過兩輪整治提升之后實現集聚入園發展,成長為建德首個百億產業,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大關。當前建德正在加快培育水產業、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努力構建新的產業格局。
綠色生態是建德的最大財富、最亮底色和最優品牌,這十年建德的生態建設也取得了新成效。榮獲全球綠色城市、全國首個氣候宜居城市、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縣以及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全省美麗城鎮建設和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市、全省無違建市等一系列省級以上榮譽和稱號,五次捧獲治水“大禹鼎”,兩度捧獲“大禹銀鼎”。
改革創新 破解各項難題
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大提升
改革創新是破解各項問題的“關鍵一招”,過去的十年建德秉持變革精神,推動各項事業實現新突破。
先后推動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全國首個省級低空飛行服務體系、全國守信激勵創新等30余項省部級試點建設。全省首創“兜底辦”服務、首推公民身份信息變更聯辦等特色做法,政務服務群眾滿意指數不斷提升。
在數字化改革推進方面,推出了“公權智護”“干部智管”等場景在全省復制推廣,“新安護航”“建村釘”“化工大腦”“數智草莓”“數智殯”等一批特色場景惠及百姓。
過去十年,建德交通區位比較優勢也實現大提升,杭黃高鐵、臨金高速建德段、23省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建成通車,十里埠港建成投用,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改擴建項目投入使用,金建高鐵、衢建高鐵等在建項目有序推進,初步形成了全國縣級城市中罕見的“公路、鐵路、水路、通航”“四位一體”、互聯互通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浙西綜合交通樞紐優勢地位進一步凸顯。
建德的公共服務在過去的十年也穩步提升。完成了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大同鎮中心衛生院遷建項目,有序推進市一院二期、市二院遷建等5個項目建設,在全省率先開展“雙下沉、兩提升”工作,穩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教育事業實現優質均衡發展,新建、改擴建學校86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比例達100%,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均衡市、省教育強市、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市。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市“兩館兩中心”精彩亮相,成為展示建德城市形象“新地標”。
(通訊員 方琪 記者 張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