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助力共同富裕項目簽約、向商會企業推介理塘……近日,在錢塘區工商聯(總商會)一屆二次執委會議上,錢塘區工商聯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各商會與街道結出多項共富“碩果”。
會上,河莊街道商會與河莊街道新江村簽約草莓小鎮和蔬菜基地項目,義蓬街道商會與義蓬街道春光村簽約稻香小鎮項目,進一步發揮商會在助力產業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引領作用。
據了解,河莊街道新江村近年來集中打造草莓小鎮和蔬菜基地,現有“章姬”“越秀白雪公主”等10多個品種,草莓種植面積達600余畝,花菜、娃娃菜等蔬菜種植面積約800畝。往年,這些草莓和蔬菜,大多被種植戶和村民以遠低于市場價的批發價賣給果販、菜販,村民增收并不明顯。
簽約河莊街道商會后,新江村的草莓和蔬菜可以直接供貨給商會企業,與此同時,商會企業也能以較低價格采購到品質更有保障的蔬菜。“以花菜為例,市場價每斤2塊的話,種植戶和村民賣給批發商才8毛,如果我們通過村里的合作社統一包裝后直供企業,可以賣到1塊5左右,種植戶和村民的增收將會更明顯。”新江村支部書記、村主任王伯祥說。
與新江村不同,義蓬街道春光村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土地的高流轉率上。該村共有內外耕地2098畝,目前土地流轉率超55%,其中集中流轉的整方連片1000畝土地被打造成稻香小鎮。春光村支部書記、村主任潘高峰認為,分散在村民家里的零星土地,只有集中到村集體,才能發揮更大的效用。
潘高峰說:“村民土地集中流轉到村集體,每畝每年的收入是1800元,村民還可以在稻香小鎮做農家樂;此外,稻香小鎮還能提供勞動就業崗位。最關鍵的是,我們村集體經濟也將得到顯著提升,未來能輻射帶動更多村民實現共同富裕。”
此次與義蓬街道商會簽約,稻香小鎮將在項目策劃、招商、運營和產業鏈拓展等方面得到商會企業的幫助,這更讓潘高峰對小鎮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希望更多本土企業關注春光村發展,帶動我們村的優勢資源轉化落地,形成更多共富成果。”
此外,對口支援理塘縣的錢塘區干部也到現場,向參會的上百名企業家代表推介理塘的農特產品和文旅資源,邀請他們一起參與到“塘塘合作”對口支援事業中去。
自去年6月錢塘區幫扶理塘縣工作分隊入川以來,“塘塘”兩地在多個層面、多個領域上開展了深入的協作幫扶。目前,錢塘已有1個街道、6所學校、2家醫院、22家企業、3家社會組織與理塘縣的1個鄉鎮、6所學校、2家醫院、22個村、3個村建立結對關系,全面覆蓋了理塘22個鄉鎮。
“理塘有資源,如何將資源轉化成財源?錢塘有產業,如何以產業帶動理塘發展?這是我們在思考的命題,也歡迎各位來理塘看看。”掛職理塘縣委常委、副縣長的葉小明向錢塘企業拋出“橄欖枝”,希望推動兩地的協作更精準、支援的項目更有效,開辟對口支援新局面,打造共同富裕新圖景。
(記者 汪株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