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文博會上,創意設計對文化產業的有力“加成”是一大突出特點。無論是在主展館還是分會場,無論是創新產業鏈條培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創意設計都源源不斷地賦予它們生長動能,成為“文化+”產業的“生長因子”。
“設計,改變了生活,重塑了品牌。”深圳市晟邦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駱歡說。文博會期間,駱歡在福田區中芬設計園分會場舉辦的設計論壇上,向大家講述了用設計賦能文化產業的故事。
以中芬設計園專長的工業設計為例,已從最初的產品設計,成為綜合運用科技成果和工學、美學,包含產品功能形態、系統集成的創新設計,為創新產業鏈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基底。中芬設計園建立7年來,孵化創業團隊和眾籌項目超過300個,成功率達86%,2000多名設計師在這里圓夢,探索出以設計驅動創新的國際化立體式發展模式。
這只是深圳無數個用設計鏈接文化創意與創新產業的案例之一。在福田,就有中芬設計園、吉虹創意設計產業園、深圳創意保稅園等10家創意設計產業園區,16000多家文化企業,其中上市文化企業17家,規模以上企業600多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29.4萬人。
“元景文化的發展和轉型,幾乎是伴隨著深圳文博會一路走來。”在文博會13號館元景文化展臺,現場負責人夏哲告訴記者,文博會的參展商有30%是元景文化的客戶,其中有些正是通過文博會平臺結識的。
深圳元景文化最早是文創產品的代工廠,2008年與故宮合作文創紀念品開發之后,才專門成立了設計部,聚集了一批行業經驗豐富的設計師,開發了多個文創品牌,從貼牌生產、合作開發走向原創設計。這條路徑是國內文創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走過17年,文博會的孵化功能日益突出。
2018年文博會上,深圳奧雅設計結識了唐山皮影主題樂園規劃方,很快就達成合作協議,次年5月1日項目落地,作為國內首個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為主題的親子樂園舉行了開園儀式。
(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劉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