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杭州本土的數字健康領軍企業:服務2.6億用戶

2022-03-29 09:00:07 來源:每日商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近日,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披露,2021年浙江經濟和信息化工作亮眼,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8000億元,增長13.3%。數字健康作為關系百姓健康福祉的民生事業,它在疫情之下發展狀況如何?

為此,記者調研了扎根杭州本土的數字健康領軍企業微醫,這家位于蕭山區的獨角獸是國內最大的數字醫療平臺,在過去的2021年以健康管護組織(HMO)為主營的業務快速發展,平臺注冊用戶數、問診量、連接醫院及醫生數量等創下了歷史新高,帶動平臺營收規模高質量增長,反映出后疫情時代老百姓對數字健康服務需求依舊旺盛,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服務2.6億用戶 健全“醫、藥、數、保”

數字經濟是浙江的“一號工程”。近年來,浙江省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治理數字化”為發展主線,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健康領域,數字技術對整個醫療體系賦能的作用愈發顯著。作為專注于數字醫療賽道的平臺型企業,微醫一直通過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的深度整合,為用戶提供醫療和健康維護服務。

記者在杭州武林、蕭山等區的微醫全科中心實地發現,不少有常見病治療、慢性病管理、亞健康調理等需求的居民正通過數字化的形式獲得服務。全科醫生會根據他們的病史、癥狀描述安排相應的檢查項目,并持續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提供及時可靠的診斷治療、健康管理。據介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微醫數字慢病管理服務會員已累計接近30萬,還為數百家企業用戶的2300萬名會員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在衢州市,微醫與當地政府合作共建,打造了該市首個“未來社區 醫保到家”項目,依托微醫旗下烏鎮互聯網醫院,通過智能醫務室、智能藥柜等智能終端設備,為社區居民提供預約掛號、在線問診、線上開方、醫保個賬支付、現場取藥等全流程、一站式就醫服務,打通社區醫保服務“最后一公里”。

無論全科中心還是“未來社區”,背后依托的是微醫不斷夯實、健全的“醫、藥、數、保”四大關鍵能力。據公開報道,微醫在2021年底全面整合了旗下各個業務單元與能力模塊,對部分不適配的邊緣業務進行精簡,并對應成立四大中心來建設“醫、藥、保、數”業務基地,以更好地聚焦HMO主業務。

一系列動作的背后是顯著的效果,公司業務也得到加速發展。截至2021年底,“醫”的方面,微醫平臺注冊用戶達2.6億,連接了全國近7900家醫院(覆蓋95%以上的三甲醫院),注冊醫生30萬(主治醫生及以上占比達86%),旗下擁有超過33家互聯網醫院;“藥”的方面,微醫擁有服務三明醫改的海西醫藥交易中心等平臺,并與醫療服務的供給側、支付側聯動形成藥品供應體系;同時微醫在數字化能力上形成了包括互聯網醫院建設、醫保智能監控、數字慢病管理系統,以及智能終端等軟硬一體的數字化產品體系。在“保”的方面,微醫現有18家互聯網醫院打通醫保支付,在多地實現醫??傤~管理和按病種、按人頭付費,并在探索醫保商保一體化產品和防癌險等商業健康險。

深度參與“新醫改”,構建“健康管護組織”

在國家和地方各項政策支持下,自2015年12月,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在浙江首創至今,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發展迅速。在深化醫改進程中尤其是在應對新冠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讓“互聯網+醫療健康”業態完成了從“可選項”到“必選項”的一躍。

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學習借鑒三明醫改經驗,強化頂層設計,鼓勵先行先試,推動綜合醫改走深走實,數字健康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愈發突出。特別是2021年10月,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發布《關于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國醫改發〔2021〕2號),以支付改革為驅動,推動建立中國版健康管護組織(HMO)。以微醫為代表的數字健康企業充分發揮數字化平臺優勢、搶抓機遇,持續深入參與到各地的“新醫改”實踐中,在三明、天津、山東等多地成功探索構建中國式HMO。

在醫改“標桿”福建三明,微醫搭建了全市統一的“醫院互聯網數字服務平臺”,使其服務于12家總醫院(醫聯體)及其成員單位,以實現三明數字醫療健康服務“全聯全通”,為三明構筑數字健共體打好基礎。最新報道稱,利用云平臺、開展云服務,微醫正協助三明進一步加強院間協作,聯合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等大型三甲醫院組建三明市數字化專科聯盟、醫防融合聯盟,促進基層專科建設和公共衛生服務,實現“橫向到邊”;同時,還將協助各總醫院(含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開展家庭醫生服務、慢病管理服務及藥事服務等,實現數字醫療健康服務標準化、均質化發展,并為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護,實現“縱向到底”。

“天津模式”同樣值得一提。2020年,在天津市衛健委的指導下,由天津微醫互聯網醫院牽頭、協同全市26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同組建。通過落地云管理、云服務、云藥房、云檢查“四朵云”平臺,形成貫穿居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健康管護體系,并探索醫保“整體打包付費”“按病種、按人頭打包付費”等支付方式,真正形成了以健康為中心的“城市HMO”。這一模式在省級層面實現了醫保支付方以確定的成本為民眾的健康結果買單。2021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上,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入選“推進醫改 服務百姓健康十大新舉措”。

除了以地方區域為主的“城市HMO”,依托于在“醫藥數保”等多方面能力,微醫還在全國落地以慢病管理為重點、探索“按病種、按人頭打包付費”的“專病HMO”,以及為社區業主、企業雇員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醫療和健康維護服務的“社區HMO”“企業HMO”等多種形式的健康管護組織,切實提升用戶健康指標、降低醫療費用支出增幅。

社會及市場效益“雙豐收”,數字健康潛力巨大

在各地政府支持下,微醫的數字醫改實踐逐步結出“碩果”,為醫療服務帶來了可及性、有效性、經濟性的顯著提升,數字健康的行業社會效益、產業市場價值被同步“激活”。

數據統計,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的慢病管理中心糖尿病總建檔管理人數已達19.3萬余人,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76.68%——達成《“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而已落地“按人頭打包付費”的試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保結余率達16%-31%。

在山東泰安,微醫在當地開展“互聯網+醫保+醫療+醫藥”慢病管理創新服務,僅一年時間,當地慢病患者單次人均就診時間就從2-3小時減至30分鐘,單次處方金額較2019年下降12.7%,極大地優化了患者的就醫體驗,節約了用藥支出。微醫在泰安營收亦保持高速增長,運營效率凸顯,“泰安模式”正在山東16地市加快復制,社會及市場效益預期將倍增。

在對核心業務進行大刀闊斧的聚焦和升級之后,在業內人士看來,微醫以HMO為核心的業務模式已經成熟,并在疫情催化以及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客觀因素的助力下,呈現了超高速的增長。其在多個區域的互聯網醫院營收達到甚至超過了大型三級醫院規模,充分體現出數字健康平臺的高速發展的態勢。

近期,社會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數字健康市場數據報告》,預計2021年數字健康市場規模達4464億元,五年內有望突破萬億規模。在這一數字健康的發展浪潮中,期待微醫等浙江數字健康企業能夠取得更快、更好的發展,為浙江乃至全國百姓健康帶來更多實惠。

(記者 薛瑾)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扎根杭州本土的數字健康領軍企業:服務2.6億用戶 巾幗不讓須眉!冷鏈食品數字化追溯
“鏟屎官”為什么越來越多? 手機殼成年輕人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
上百家杭州濱江區小微出口企業直播間“穩外貿” 把問題變成進步的動力
華新水泥“B轉H”實現港交所上市 湖北企業B股改革再突破 發展蝦稻8萬畝,年綜合產值突破23億元——潛江老新鎮 老鎮煥新顏
湖北緊急行動加強小麥病蟲害防治 確保夏糧穩產增收 打一場防控小麥赤霉病的硬仗
“護航”科創企業成長 汽車內飾件“小巨人”首季訂單同比增長60%
春入萬花筒 色彩炫迷宮 杭州富陽區供銷社“巾幗黨員”助力茶農采茶
各大商家的“季節限定”又蠢蠢欲動 4月1日起駕考和記分有新調整
造房子就像“搭積木”!浙江首個全鋼結構裝配式安置房項目誕生 陳相瑜代表建議杭州發展“愛情之都”元宇宙
tttzzz668.su黑料不打烊痞幼簡介 唐師曾博客:周有光度過112歲生日
揚州晚報博客以文會友 帕爾維娜個人簡介
揭秘李靖倩與釋永信真正關系 疫中有暖感謝有你!武漢高校師生花樣“表白”致敬白衣天使
好消息!貧困白內障患者可申請救助 孝感、圣彼得堡……上天的武大“啟明星”傳回畫面了!
專利權變為現金流,小巨人企業獲貸350萬 西北湖,水清岸美游人醉!武漢首次實現劣Ⅴ類湖泊數量清零
60元一斤按“顆”賣,這一場“櫻謀”在武漢有些曲高和寡 “住別墅開奔馳”提著LV的情侶,偷了酒店服務員的手機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