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指數式爆炸增長 能源消耗問題也備受關注

2021-12-23 09:07:16 來源:北京商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說到金融科技,離不開大數據,這也是金融科技機構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不過,伴隨數據指數式爆炸增長,其能源消耗問題也備受關注,如何解決能耗問題成為擺在金融科技機構面前的一道必考題。

數據能耗幾何倍增

目前,“碳達峰”“碳中和”可謂是金融科技企業常用的高頻詞匯,但具體怎么做?

說到金融科技,離不開大數據,這也是金融科技企業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但目前有個現實問題是,從行業來看,任何一家擁有海量數據的公司,都會經歷一場能源消耗戰。尤其,伴隨數據指數式爆炸增長,其能源消耗也會幾何倍增。

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對于數據中心、網絡建設等要求很高。其中,數據中心又是公認的高耗能行業,過去十年間,我國數據中心整體用電量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遞增:2018年全年共消耗1608.89億千瓦時電量,超過整個上海市用電量。國網能源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數據中心用電量將突破400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將升至3.7%。在業內看來,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應是金融科技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就在2021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加快工業企業綠色化改造提升,對企業開展全要素、全流程綠色化及智能化改造,建設綠色數據中心。而這,也為金融科技行業向綠色轉型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自身業務完全上云

當前,數據中心已成為金融科技“碳減排”的重點關注領域,但有哪些路徑可以探索,這是不少金融科技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以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為例,從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倡導低碳文化,到參與節能減排實踐、共建綠色生態,時至今日,其綠色低碳之路已經走了六年。

首先來看馬上消費業務的數字化、線上化。馬上消費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算了一筆賬:自開業以來,馬上消費通過24小時線上智能化服務,在數字合同及各類證明節約用紙方面已節省紙9.65億張,對應碳減排1.37萬噸。通過智能機器人客服等,節約人力/電腦用電,對應碳減排828.75噸;通過節約結清證明紙質打印,對應碳減排3.81噸……馬上消費稱,截至今年10月末,已為1.4億用戶提供全線上無紙化服務,累計減少碳排放超60萬噸。

不過,這只是明面上的數字簡單累加,隨著技術持續驅動,如何實現更輕、更智、更綠,也是金融科技企業不斷探索的目標。于是,便有了馬上消費的數據中心碳減排計劃。

對此,馬上消費的探索是,自主研發建設金融云系統,實現自身業務完全上云,并在云上建立三大中臺,通過應用容器化節約服務器數量,減少耗電量。具體來說,一是通過金融云技術,實現數據中心的第一層減排;另外通過人工智能系統,強化對數據中心的管理,進而實現第二層減排,進而推動金融機構的綠色減排任務,最終實現“碳中和”目標。

技術創新成為必選項

對于馬上消費來說,技術創新已成為助推數據中心有效實現“碳減排”的必選項。

正如馬上消費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目前,科技廣泛應用于各個金融業務環節,通過實時數據采集、分析決策以及風險預警,可以幫助金融機構盡早發現客戶是否存在風險。特別是由于金融的特殊屬性,區塊鏈技術所具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征,可為綠色金融解決資金穿透管理等問題,降低“漂綠”“洗綠”風險。

據了解,依托超1.4億用戶數據,目前馬上消費構建了超2萬個基礎決策變量、10萬個衍生變量,研發了2000個風險策略集、超500個風控模型,打造高可用的秒級風控能力,形成了綠色低碳的智慧風控決策體系。

除了自身低碳科技方案研發外,馬上消費金融還在賦能產業鏈外企業節能降碳。

以企業級綜合能源調控平臺為例,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可打通企業全流程節點業務及能耗數據,建設大數據中臺,實現企業能耗數據的數字化采集、存儲、統計分析、優化控制,進行碳排放實時可視化監控、排放與配額目標預警、碳足跡計算與分析,定向推動高碳排節點優化,形成“監控分析+節能方案”一體化閉環,實現企業自主控排、減排。

羅馬并非一天建成,可以預見,后續綠色低碳數據中心建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馬上消費前述負責人說道,“‘碳中和’目標實現需要長期性科技創新提供持續動力,跳出自身產業,建立科技企業聯合體,進一步探索低碳科技研發創新可能性及成果轉化有效方案,將成為科技推動‘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要方式”。

據了解,今年7月,馬上消費還發布了行業內首個《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2.0》,一方面,積極參與到節能減排的實際行動中,通過綠色化運營、倡導低碳文化等,力求在2030年實現自凈零排放。另外要促進平臺綠色消費,隨著消費者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逐漸形成,以綠色、低碳為特點的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馬上消費稱,作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正通過多種方式促進綠色消費,已累計實現綠色消費交易額16億元,促進綠色消費48萬筆。

(北京商報記者劉四紅)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數據指數式爆炸增長 能源消耗問題也備受關注 不少金融科技公司投身綠色浪潮 金融科技平臺都在謀篇布局
綠色信托已從概念逐步走向落地 信托公司紛紛加碼布局 理財子公司“隊伍”有望再度擴容 理財市場將邁入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
生鮮超市再次引來巨頭肉搏 資源再次向生鮮超市涌來 不斷推動豐臺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邁上新臺階 激發市場創新活力
視頻會員漲價潮 長視頻網站仍然面臨兩難 5家預付卡牌照退出市場 推動支付市場健康發展
百合股份暫緩后二度上會 不少槽點備受市場詬病 周邊游再次變得火熱 旅游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2022年“穩增長”信號明顯增強 我國經濟保持較好發展態勢 東風悅達起亞銷量低迷 正式去“東風”
科技創新愈加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競爭力 信息技術行業成為重視研發的主要行業之一 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長 財富管理行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元宇宙似乎成為了當下各大品牌都想牢牢抓住的財富密碼 新增學位創5年之最 教育部向全球推介武漢經驗
男子肩膀疼痛難忍 一查竟是心梗引發 專家提醒身體異常癥狀切莫大意 十堰全城尋找的快樂8 30萬大獎得主現身兌獎
國外品牌停產撤柜 國貨品牌勢頭正旺 彩妝品牌大戰硝煙正濃 【2021“荊”彩回放】補斷點 去痛點 疏堵點 “鏈長制”舞活16條“產業龍”
安陸解放山水庫除險加固建設正酣 老漢砍柴誤入高速 襄陽高警及時制止
中國雜協雜技惠民活動走進浠水:兩天的驚嘆與感動,尖叫與淚水齊飛 當關愛已成習慣,轄區軍屬和“警察兒子”的暖心故事
應對雨雪保暢通,收費站變服務站,湖北交投運營集團積極備戰 湖北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 到2025年行業產值達千億級規模
歲末年初,100天集中整治突出治安問題 武漢警方部署“雷火2022”行動護民安 中國人,真的「天生」不能喝奶嗎? ——舒化×微基因聯手發布乳糖不耐測試H5
襄陽東津社保辦事處網辦率達100% 襄陽:提供精細化服務 當好大學生“就業紅娘”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