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高質量發展是一條貫穿始終的主題。
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
通過哪些方面提升創新能力?如何完善減負紓困等政策,夯實經濟穩定運行、質量提升的基礎?這些關于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話題,都是出席全國兩會的住杭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熱議的焦點內容。
全國人大代表丁列明:優化科技創新生態,推動新藥自主研發
創新,一直是近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
“在今年的工作計劃中,又特別強調了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以及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傾斜,這對我們創新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特別提及,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為企業帶來極大利好。
近年來,國家在生物技術和原創新藥等領域超前布局重大科技研究,中國醫藥創新能力和體系得到很快提升。“目前,我國已進入全球醫藥創新的第二梯隊,這與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丁列明說,同時要清醒看到,與第一梯隊的先進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們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必須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加大支持力度、促進協同創新,鼓勵多方發力共同推動新藥自主研發,不斷提升中國創新藥的核心競爭力。”丁列明建議,國家積極探索建立以臨床價值為主導的多方共贏的創新藥合理定價機制,進一步增進臨床研究環節相關機構和專家間的協同,并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吸引更多海外高端人才回國創新創業。
生物醫藥創業投資基金對生物醫藥創業企業和早期研發項目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丁列明建議,相關部門結合新藥研發的特點,進一步加大生物醫藥創業投資基金的稅收優惠力度,適當放寬對生物醫藥初創科技型企業接受投資時設立時間和創業投資基金投資方式等條件限制,進而鼓勵生物醫藥創業投資基金長期投資創新藥產業,支持研發更多新藥造福我國百姓。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殷興山: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 進一步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
“據粗略測算,2020年全國政府性融資擔保余額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的比重在2%左右;擔保戶數占小微企業戶數的比重在1%左右。” 殷興山列舉了這樣一組數據后建議,要加大對小微融資擔保的考核引導。一方面,從目標導向入手,依托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十四五”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規劃,從全國、省級層面,設定擔保余額與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比、擔保戶數與小微企業戶數占比等目標,并逐年提高比例;制定資本補充目標,且目標的設定與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小微企業戶數增長相掛鉤的機制;建立擔保放大倍數逐年遞進目標,不斷提高。
另一方面,要從機構考核入手,在防范道德風險的前提下,落實好盡職免責機制,把考核評價標準統一到支持小微企業工作上來。分類劃定代償容忍度,提高小機構的代償容忍度,允許其微虧或適度虧損;弱化對盈利目標的考核,進一步突出機構的放大倍數、擔保金額、擔保戶數、戶均擔保額等考核導向,最大程度發揮機構擔保能力。
(記者 何去非 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