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52% 市場占有率達到19.3%

2022-05-13 13:29:53 來源:科技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重慶作為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總產能接近400萬輛,已形成“1+10+1000”的優勢產業集群。與2020年相比,汽車產業2021年的產值、產量同比增長15%和26%。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5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汽車累計銷量為650.9萬輛,同比僅增長0.2%;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125.7萬輛,同比增長1.4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9.3%。

就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羅軍民近日表示,“新能源、智能網聯是實現超越的新賽道,未來5—10年,中國有望成為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強國。”

全球汽車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重慶作為我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面對這一機遇,積極加速構建完善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2021年,重慶汽車產值、產量同比增長15%和26%。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52%。

新車密集發布產品邁向高端

4月13日,作為重慶汽車產業領軍企業的長安汽車對外正式發布數字純電品牌“長安深藍”。而僅僅一周之后就正式發布了深藍首款產品C385,并一舉推出純電、增程式、氫電版三種版本的動力選擇。其中,氫電版是國內首款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轎車,可實現3分鐘超快補能,續航里程可達700公里以上,預計將于今年二季度上市。

據了解,不止C385,長安汽車今年將持續推出8款新能源產品。旗下的阿維塔科技公司,聯合華為、寧德時代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阿維塔首款產品——阿維塔11已經完成白車身下線,以及極寒、耐久等系列測試,計劃于今年三季度上市。

此外,重慶小康旗下的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高端智慧汽車品牌AITO首款產品M5也于3月5日交付。該款車主要定位20萬元以上的SUV市場。

而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吉利極星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計劃今年第四季度建成;福特高端新能源車型MustangMach-E已經確定在長安福特進行生產……

由此,新車密集推出,日趨“高端化”,正成為重慶新能源汽車的新特征。

邁向高端,重慶汽車產業持續發力。目前,售價10萬元以上的重慶整車產品占比,已從2017年的30%提升至2022年的超過40%。

重慶市經信委數據顯示,重慶作為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總產能接近400萬輛,已形成“1+10+1000”的優勢產業集群。產品種類齊全,零部件配套較為完善。與2020年相比,2021年的產值、產量同比增長15%和26%。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52%。

到2025年,重慶智能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100萬輛以上,本地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突破50%。

專家表示,重慶將加速構建完善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其中,將重點推動阿維塔、賽力斯、極星、理想、福特等中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項目發展。

聚焦三大難題加速完善產業生態

新能源智能汽車時代,汽車的構成已經發生了顛覆性變化。

從燃油到電動,動力系統已經變為“三電”,即電池、電驅、電控。作為傳統汽車產業基地,重慶在“換道超車”的過程中,面臨著“大象轉身”的難題。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萬鑫銘表示,“重慶具備良好的汽車產業基礎,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總體向好。”但是,重慶汽車產業也存在整車企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節奏慢;傳統零部件附加值偏低,新興零部件配套能力不夠;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生態不健全三方面的問題。

今年開春,理想汽車開工、比克動力電池簽

約……重慶汽車產業不斷迎來利好消息,產業生態不斷完善。

為了彌補產業鏈“缺芯少電”的不足,重慶市雙輪驅動,一手抓傳統車企轉型,一手抓引進。

2020年,重慶弗迪電池工廠在重慶璧山投產,這是比亞迪“刀片電池”的首發地,也是全國最大“刀片電池”生產基地。近期,重慶又引入儲能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企業榮盛盟固利、江西贛鋒鋰電等電池配套項目。

在氫能方面,目前重慶已集聚了德國博世、國鴻氫能、明天氫能、德燃動力等一批國內外知名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部件企業,形成較強的本地配套能力;擁有中國汽研、招商車研等國家級汽車行業質量檢測機構。

目前,重慶在純電動、混動、氫能源等技術領域均已覆蓋。

“重慶的汽車產業具有轉型快的特點。”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正在爭創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加快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國家換電模式示范城市。“大三電”配套體系初步形成,換電模式發展全國先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加快發展,本地市場滲透率超過20%。

接下來,重慶市經信委將繼續推進比亞迪、盟固利、吉利、博世等動力電池和氫燃料動力系統項目上量達產,支持長安七合一超集電驅等技術領先的零部件形成規模。同時,持續引進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配套項目,實施傳統零部件體系再造工程,打造國內重要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基地。

到2023年,重慶將集聚國內外知名新能源動力電池企業5家、電機企業5家、電控企業5家。動力電池年生產能力將達80億瓦時,電機、電控年生產能力將達100萬套,三電系統本地化配套率將超過50%。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面對新能源的發展趨勢,重慶的企業早已在做準備。

早在2001年,長安汽車就進入新能源領域,是中國最早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之一。2017年,長安汽車發布第三次創業—創新計劃,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公司轉型;同時,發布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和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至今,第三次創業已迭代至5.0版。

在汽車制造領域,重慶市科技局加強部門協同,多年來定向支持長安汽車開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相關核心關鍵技術攻關。

“長安汽車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至2025年將在新能源等領域投入800億元。”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介紹,在新能源方面,長安已經掌握了400多項關鍵技術,申請了800多項核心專利。到2025年前,長安至少還要推出26款新能源汽車產品。

在技術方面,長安目前具備完整的新能源“大三電”正向開發能力,將打造智能電動數字超級平臺。針對電池安全問題,從主、被動安全2大維度進行技術攻關,突破“2+7”類核心技術,有效避免電池整包熱失控。深度集成七合一電驅系統,滿足前驅、后驅、四驅應用需求。在電控技術上,基于域控架構的七合一SVDC“長安智慧芯”,性能提升了70%,可以適配所有新能源車型。

由于“技術群”的突破,未來幾年,重慶將進入新產品“爆發期”。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表示,重慶將大力支持長安汽車、金康新能源等車企繼續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推動長安汽車多合一電驅系統、金康新能源三電項目投產上量,并支持華域大陸、神馳機電、超力空調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配套企業不斷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同時,支持仙桃數據谷等重點園區、兩江新區等重點區縣,打造從軟件、硬件到整車,從小集成、大集成到中央控制,從研發、制造到檢驗檢測的全流程、全要素生態;打造從軟件開發、硬件制造到系統集成一體化發展的生態社區和專業園區,持續完善產業智能化發展生態,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核心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發展。

此外,重慶將緊扣新能源整車、汽車電子、應用場景等關鍵環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形成特色鮮明、相對完整、安全可控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記者 雍 黎)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2021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52% 市場占有率達到19.3% 歷史之美塑造工業之魂,東阿阿膠廠78號舊址的光榮與夢想
點贊,天貓這份指南里,看到了中國科技的浪漫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量子自旋液體基態” 有望開辟新方向
美國《科學》雜志連發四篇論文:人類細胞圖譜揭示新的細胞功能 南京海關進一步壓縮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時限
2022年預計浙江省減負總額將超過3000億元 DIO集團首次擔任LPGA巡回賽冠名贊助商,樹立全球化形象
一加 Ace 競速版定檔5月17日,搭載天璣8100-MAX帶來越級產品體驗 國家級項目實現“零突破”,盈康生命旗下護理學科建設提速
開足馬力!上海嘉定區外岡鎮全面啟動水稻育秧工作 奔跑的商會——寧波市嘉興商會助力會員企業高質量發展紀實
碧生源與Z世代的雙向奔赴:用年輕對話年輕 戰略升級驅動大提速,盈康一生大健康布局初顯“荷塘效應”
河北:2022年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公布 深圳檢察機關確立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案件線索24件
傳奇,始于阿膠街78號 監管層對于信披的要求趨嚴 年內已有21家公司被立案調查
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方向難道就是大屏嗎?大錯特錯 打通家門口辦事的“最后一公里”!杭州錢塘區新便民服務中心啟用
唱響“凈、綠、亮”三部曲!杭州錢塘區臨江街道東莊村這樣做 去年凈賺933億元!科興中維卻陷入惡意扣押年終獎輿論風波
“小明快跑”入選品牌強國優選工程成員單位 [奮斗青春]攜手共進21載 齊心共繪建業嶄新篇章
持續輸出客戶信息安全保障,華盛集團信息數據防護升級 總有人愿意默默奉獻,中興保潔精英“丁大姐”就是一個好榜樣
公立醫院加速智慧升級,榮科科技助力醫療服務體系改革 寧波開利控股集團:制造業的隱形冠軍,是如何在剃須刀行業突出重圍的?
2021魯股納稅百強榜:海爾青島納稅第一,占稅費總額近四成 年產值50億元!昆山高新區打造先進計算產業創新集群主陣地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