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好偶像和好榜樣 理性追星

2023-08-10 12:12:41 來源:千龍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偶像崇拜,近乎是一種人類本能。從遠古時期的圖騰,到現在社會的追星,都是對偶像的崇拜,代表了人們對成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會不斷地接收到來自現實生活、書畫影視以及其他媒介的信息和影響,將其中的優良品質進行內化和凝聚,構建出自己理想中完美的人格標準。當自己所處的環境中,感受到巨大的不確定性、無助感、焦慮和迷茫時,就會尋找一些代表美好、智慧、成功等方面的偶像,進行心理的寄托和情感的依賴。 ?

偶像和榜樣有相似之處,人們能通過對偶像的崇拜或者榜樣的激勵作用,從思想情感上的得到寄托。其中的差別是將“理想中的人格”投射在偶像身上還是從榜樣身上看到“理想中的人格”。偶像是“理想中的人格”的一種具象或物化,而崇拜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對“理想中的人格”的一種消費;榜樣是從其思想言行中抽象出“理想中的人格”,一般與其本體無關。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正確定位自己欣賞或者仰慕的對象是自己的偶像還是榜樣,如果是榜樣,那就見賢思齊,去模仿其思想言行,從看到理想中的人格到實現理想中的人格。

對理想的追求,需要有一種忘我的精神。但是一定要認清追求的對象,不是消費物化明星偶像,而應該是欣賞、贊揚、學習在現實中所看到的理想中的人格。迷戀偶像、“腦殘粉”,他們的行為看似是對偶像的認同與鼓勵,實質是對雙方人格的貶低,將對偶像內在的認同淪為對其外在的迷戀,因自己做不到而寄托在偶像身上,看著對方就當自己也實現了虛渺的理想。這種忘我地追求理想的方式,就像是吸食鴉片,是一種精神上的麻醉。

京劇有句行話“不瘋魔,不成活”,就是說演員為了演繹好劇情,沉浸在角色中,認真打磨劇情和表演,陷入一種癡迷癲狂的狀態中,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精品的節目,成為大師?,F在講工匠精神,也是倡導大家專注于事業,精益求精,通過鍥而不舍的努力,去實現理想中的自己。不用擔心理想遙不可及,榜樣就是最好的先例。(賈丹麗)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