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晉江持續高溫,然而在烈日下、酷暑中,仍有許多平凡的勞動者堅守在戶外工作崗位,不懼“烤”驗,全力保障晉江的生產生活秩序,用汗水描繪著城市最美畫卷。
本報推出
“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系列報道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通過深入勞動一線
親身體驗高溫下的戶外作業
以日記的形式
致敬與高溫、烈日鏖戰的
大美勞動者
前面我們看了
在藕田里挖呀~挖呀~挖的
挖藕師傅
今天一起來看看
“水深火熱“的鮑魚養殖人員
這趟體驗下來
記者們最大的感受就是
“免費美黑”
你也想有這樣健康的膚色嗎
來吧
只需認養一頭鮑魚!
日期:6月28日 星期三
天氣:晴 氣溫:34℃
雖然酷熱難當,但看到自己精心呵護的鮑魚,吳業挺十分歡喜。
對于海產養殖從業人員來說,夏季無疑是最辛苦的時節。面對持續的高溫和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他們不懼高溫“烤”驗,為的是在收成時能滿載而歸。今天,我和同事來到晉江金井鎮圍頭村海上鮑魚養殖基地,親身體驗鮑魚養殖人員的“水深”和“火熱”。
上午10點,我們從圍頭村陸島交通碼頭乘快艇出發。烈日當空,實時溫度超過34℃,為了抵御紫外線傷害,大家都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在船上,晉江市海峽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洪萬亞告訴我們,漁民每天都是凌晨四五點就出發,日復一日地給鮑魚苗喂食,“真的很辛苦!”航行約2海里、用時10多分鐘,我們到達了鮑魚養殖基地。只見大面積整齊排列的浮球在海面上起伏蕩漾,阡陌縱橫,不時還有海鷗從海面上掠過。
41歲的鮑魚養殖人員吳業挺,正劃著小舢板在養殖區喂養鮑魚苗。小舢板空間不大,只能容下兩個人。坐在竹凳上的吳業挺起身,給我搭了把手,讓我順利跨上小舢板。我在搖搖晃晃中趕忙蹲下身子,這才慢慢找到了平衡。
10點多的海面,沒有一絲風。吳業挺的身后,撐著一把比雨傘大一點的遮陽傘,但它并不是為了給吳業挺帶來陰涼的。“傘下那一袋一袋的,是鮑魚吃的龍須菜。我們一大早就要將食材搬上船,直到喂完才會上岸,這過程要七八個小時。龍須菜容易變質,經不起陽光長時間的照射?!眳菢I挺一邊回答著,手上的動作卻一刻都沒停下。
提桶、解袋、觀察、投菜……一套操作行云流水。而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在狹小的空間和高溫的“炙烤”下顯得格外辛苦。汗珠順著吳業挺的臉頰嘩嘩地流下,身上還穿著不透氣、不透水的塑膠連體衣?!盁嵋矝]辦法,如果不穿,沒幾天就曬傷了。”吳業挺解釋道。
我蹲在一旁仔細觀察,并在吳業挺手把手指導下,順利體驗了一次給鮑魚喂食的操作。我學著弓腰提起水中的鮑魚桶,一桶一般有40多頭鮑魚,在提桶過程中,因為有水的阻力而變得十分費勁,再加上海面刺眼的光折射,悶熱的水蒸氣撲面而來,那感覺真叫一個“酸爽”。
“鮑魚苗要吃飯,天氣再熱都一樣要喂,日復一日地喂。”吳業挺告訴記者,在這寬闊的海面上,每天都有400多個鮑魚桶在等待他去投喂。他告訴我,這些鮑魚苗放苗的時候只有1厘米長,養了15個月,現在也只有7~8厘米,預計要再養半年,才能達到成品鮑的規格?!敖酉聛恚鞖飧鼰?,鮑魚苗損耗更大,更要反復檢查,留住好苗,舍棄壞苗。還要注意保護鮑魚苗不被螃蟹咬傷。你瞧!說曹操,曹操就到了!”話音剛落,他就從鮑魚桶里揪出了兩只小螃蟹,放回了海里。
在這方寸的舢板上,長時間保持彎腰姿勢,頂著烈日清潔、投喂400多桶鮑魚,讓初次體驗鮑魚養殖的我切身感受到了漁民的辛苦。今天,我只不過是體驗了幾桶鮑魚的清洗和喂養,就已累得直不起腰,而這里的漁民卻堅持十幾年如一日地勞作,令人敬佩。
圍頭村黨委書記洪水平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靠海吃海,世代賡續著淳樸勤勞的吃苦精神?!?/strong>如今,圍頭的海上鮑魚養殖規模已達7000多畝,養殖戶有68家,全村鮑魚養殖年產值逐年增長,已超過2.5億元。該村已連續三年成功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2019年,因鮑魚產量高、品質優,圍頭村還入選了農業農村部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
炎炎夏日,近在咫尺的海水卻未能給辛勞的養殖戶們帶來清涼,烈日下持續的勞作,也讓他們將自己的汗水灑進了眼前這片大海,匯進了這個讓晉江人引以為傲的海上鮑魚養殖基地。
征集令
一起加入我們吧
為致敬在高溫下堅守崗位的勞動者,由本報發起的第六屆“夏日送清涼·請喝一瓶水”大型公益行動即將啟動。
作為本報一大愛心品牌活動,本報與晉江愛心企業多年同行,在炎炎夏日為戶外工作者送上一瓶水,送上社會各界的一份關愛,讓烈日下的勞動者感受絲絲清涼。
接下來,本報還將陸續推出一系列策劃活動,廣大愛心企業、熱心市民和商家,如果你們也想加入進來,歡迎撥打愛心電話0595-82003110,或到晉江經濟報微信公眾號留下姓名、地址、聯系方式,本報將有專人進行對接。本次公益行動誠邀全市上下一起攜手,為晉江城市降溫、為晉江人文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