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推動現場監管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2020-08-04 16:40:29 來源:成都住建

打印 放大 縮小

積極探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

在工程建設領域探索建立智慧監管機制

推行智慧工地管理

近日,成都市住建局印發了《關于擴大施工現場遠程高清視頻監控設備安裝范圍的通知》,進一步加強施工現場智慧管理,將全市范圍所有納入監管的新建、改建、推進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均需那種遠程高清視頻監控設備,對遠程高清視頻的按照位置、技術要求和安裝時限提出了明確要求。

要求全市范圍內所有納入監管的新建、改建、擴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含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均需安裝遠程高清視頻監控設備,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積5000m2及以上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工程造價5000萬元及以上的,安裝數量及技術標準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建設工程遠程高清視頻監控系統管理的通知》成住建發〔2019〕83號文件執行;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積5000m2以下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工程造價5000萬元以下的,遠程高清視頻監控設備安裝數量應不少于1個。

同時對位置、技術、時限等做出具體要求。

7月28日,《中國建設報》對我市智慧工地建設進行了報道,對我市建設工地智慧化管理予以肯定。

體系建設促運行

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信用評價管理等監管方式基礎上,成都市逐步探索將“互聯網+”理念和技術引入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為媒介,開發建設了覆蓋市區兩級的智慧工地平臺,通過1個統一的核心系統與N個應用場景中布置的檢測設備連接,實時采集、匯總、分析、預判各項信息數據,自動鎖定施工現場質量安全隱患,及時預警。預警信息直接自動反饋至施工現場相關負責人和主管部門,實現質量、安全、環境、材料各業務環節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施工現場管理效率。

為規范智慧工地應用場景建設,強化智慧工地運行制度保障,成都市制定實施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形成一份指導性文件(《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開展智慧工地建設實施的工作方案》)和多份專門管理文件(如揚塵在線視頻監測、運渣車輛在線視頻監控、遠程高清視頻監控、實名制信息采集及考勤管理、信用管理、安全整治等方面配套文件)相結合的“1+N”智慧工地制度體系,為智慧工地的建設完善提供了制度保障。

智慧工地“揚塵監測”場景應用

拓展應用見成效

目前,智慧工地系統已應用于農民工實名制、起重設備監控、運渣車監控、揚塵監控、停工停建管理、現場視頻調度等10大場景,實現了對塔吊、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現場施工人員,施工揚塵噪音,運渣車輛,不按規定佩戴安全帽、擅自進入危險區域等違法行為的實時監控和分析預警。與傳統監管方式相比,進一步突出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科技對行政管理的支撐作用,實現了施工線上線下聯動,利于主管部門對違法行為的調查取證和及時查處,對建設過程中重大安全隱患及時叫停,跟蹤問題整改進度,節約了執法力量,大大提高了監管效率。

智慧工地對未佩戴安全帽行為的識別

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個人健康碼的使用成為建設工地疫情常態化防控的有效手段。智慧工地利用個人健康碼打卡定位,結合電子圍欄技術,動態、真實的記錄管理人員和勞務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情況,真正實現了施工現場人員的實名制管理。通過對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人員進行考勤,特別是關鍵崗位人員,自動判定考勤率是否達標,并納入信用管理,督促施工現場人員到崗履職。利用健康碼打卡考勤有效避免了傳統人臉識別考勤技術上的延遲和漏洞,降低了企業考勤設備購置成本,解決了監管部門遠程查看現場項目經理、安全員等是否到崗履職困難的問題,減輕現場檢查壓力。

企業借助智慧工地平臺,實現了對施工現場人員的實名制管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例如,成都市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項目,使用項目使用健康碼打卡后,現場人員實名制自動考勤率,在20天內提升到了82.5%。

目標明確謀升級

下一步,成都市將深入拓展智慧工地的應用場景,推動提升工地管理的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一方面是完善平臺構架和運行模式,實行設備服務采購一體化市場化運作,通過購買服務解決網絡傳輸問題,為智慧工地提供技術和服務保障,降低智慧工地建設維護成本,縮短系統故障響應耗時,提高監管時效性,讓監管更高效便捷,尤其是針對重大安全事件、群體事件、疫情防控等,做到快速響應,快速處置。另一方面是體現管理精度。積極利用5G/6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加快智慧工地系統的應用升級,進一步拓展智慧工地應用場景,實現對停工停建、夜間施工、施工現場降噪的自動響應,提高工地智慧化水平,推動現場監管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