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執掌央行15年的周小川出席全國“兩會” 記者會,圍繞“金融改革與發展”主題答中外記者問,與他一同出現還有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
央行記者會已連續第五年將主題聚焦于金融改革與發展。在當下中國金融改革邁入新階段,在中國金融改革邁入新階段背景下,尤其在市場猜測此次是周小川的“謝幕”記者會后,央行此次公開發聲格外受各界關注。
今年是70歲的周小川第十四次參加“兩會”記者會,在談及行長生涯最難忘的事情時,習慣了面對記者長槍短炮的他并沒有談及任何工作,僅表示“事情太多了,所以很難挑出來說哪件重要,哪件不重要”、“有幸跟大家一起在金融改革開放方面做工作,向前推進。”而眾多周知的是,2002年以來周小川時代的央行在掌聲與荊棘中已經歷多次中國金融系統改革,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伴隨經濟新常態和金融監管體系改革推進,央行所起作用將愈加重要。會上,周小川等就監管、改革、開放主題以及各界關心的監管體制改革、M2、資管新規、數字貨幣、匯率、利率等熱點話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改革:央行將在新金融監管框架中起更重要作用
伴隨我國金融業快速發展和改革創新力度加大,金融混業經營給分業監管體制帶來嚴峻挑戰,其中出現了影子銀行、監管套利、“偽創新”等危害金融穩定的金融亂象。當下,一場2003年后最大的金融監管體制變革呼之欲出。
在當下“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職責劃分下,央行職能定位于“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對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的監管職能則由2003年成立的中國銀監會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