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設普惠性幼兒園,實現家門口入學。大力推行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制,通過政府財政補貼為居民提供高性價比的幼兒園服務,實現政府公共服務能力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匹配,全區公辦園達47所,學前教育普惠率超五成。二是推行家庭醫生,實現送醫藥到家。在全市率先推行家庭醫生制度,為簽約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定期收集與更新簽約家庭健康信息,開展專家會診、特需健康體檢、中醫針灸等精準服務,全區常住人口簽約率達三成。三是改造城市棚戶區,實現住安全新房。今年投入6億元,將已鑒定為D級危房的近千戶零星的社會房屋納入城市棚戶區予以排危改造,采用突出群眾主體作用的自治式搬遷改造方式,兼顧地塊功能,完善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現改造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