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地處北京西邊的房山酒莊葡萄園迎來了收獲的季節,一串串飽滿的紫色葡萄壓低了藤蔓。
經過10年培育,這里的葡萄園已成為集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酒莊文化旅游于一體的酒莊葡萄酒產業。這張散發著醇厚果香的“紫色名片”,吸引著人們來品酒、采風、騎行,更召喚著葡萄酒愛好者來一場味蕾之旅。
多年來,房山利用荒灘、荒坡建設酒莊19家,占地面積15000余畝,修復了荒山、荒坡、荒灘,改善了周邊環境和配套設施,全區2000余名農民在產業發展中實現了再就業,形成了以青龍湖鎮為核心的北部生態休閑區和以張坊鎮為核心的南部文化旅游區。2010年,房山區將葡萄酒產業定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產業之一。
“房山產區與著名的葡萄酒產地法國波爾多處于同一緯度,晝夜溫差大、陽光照射充足,土壤有機質、礦物質含量豐富。”房山酒莊葡萄酒在業內早已聲名鵲起。房山區紅酒辦主任楊文淑介紹,“我們每家酒莊都擁有自主的葡萄種植園、生產灌裝線、酒窖等設施,我們的酒品已經在國內外各種大賽中斬獲了150多個獎項。”
與長城、龍徽等葡萄酒廠不同,這里以紅酒+旅游的模式發展。波龍堡、萊恩堡、丹世紅、龍熙堡……經過多年發展,這里走出了一批高質量的酒莊品牌,部分酒莊已初步具備旅游接待能力。
“我們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城關霧嵐國際葡萄酒小鎮建設。”房山區副區長王永年表示,來房山旅游可以暢游酒莊,體驗多元的葡萄酒文化。未來,房山還將以酒莊文旅融合為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打造精品酒莊旅游路線,讓酒莊葡萄酒產業成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高端業態。
“我們為市民提供了一個盡享慢生活的新選擇。”房山酒莊葡萄酒協會會長張士英說。
楊文淑表示,房山還將不斷發展壯大葡萄酒產業、加快酒莊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的酒莊葡萄酒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