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資管收入規模雙降 轉型主動管理各有招

2018-08-29 08:14:51 來源:上海證券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上半年,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券商資管業務面臨調整和轉型壓力。從券商半年報披露情況看,在“去通道”的背景下,多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入、規模雙降。隨著行業加速向主動管理轉型,行業分化更為明顯,市場進一步向龍頭券商和特色化券商集中。

規模下滑資管收入承壓

在資管新規 “去杠桿、去剛兌、去嵌套”的大背景下,2018年上半年券商資管受托規模開始逐步縮減。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6月末,證券行業受托管理資產規模15.89萬億元,較年初減少8%。

管理規模的下降直接影響了券商資管業務的收入。已經披露半年報的券商中,多數券商資管收入滑坡。浙商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收入下滑最為明顯,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同比下滑39%。公司表示,上半年浙商資管集中精力完成固收跨期平層產品的改造,積極向凈值型管理轉變。西部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上半年收入下滑幅度也超過20%,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為511.56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3.57%。

“去通道”的過程中,部分大券商資管業務也難以避免下滑。中信建投上半年實現資產管理手續費凈收入2.99億元,同比下滑6%。截至6月底,公司受托資產管理規模為6024.26 億元,位居行業第7名,管理規模較2017年末下降5.76%。

國泰君安資管收入、規模雙降,但整體優勢仍在。上半年,國泰君安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凈收入8.08億元,同比下滑8.86%。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為8383.98億元、較上年末減少5.46%,其中,主動管理資產規模3264.80億元、較上年末減少4.53%,主動管理占比為39%。資產管理規模排名行業第3位,月均主動管理規模排名行業第2位。

有券商資管人士表示,資管新規下增量業務開發難度有所加大,推進主動管理轉型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業務的擴張。未來幾年,券商資產管理業務總體規模將會逐步縮減。

主動管理成發展拐點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券商仍憑借自己的優勢實現了資管收入的增長。財報顯示,上半年申萬宏源資管業務凈收入增長 41.13%,成為業績增長亮點。申萬宏源表示,隨著大資管新規的落地,公司積極深化業務轉型,優化業務結構,主動管理規模穩健增長,業務規模繼續排名行業第4。

山西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也有顯著增長,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80.19%,營業利潤率上升1.55個百分點。山西證券表示,監管新規下公司資產管理業務主動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固定收益類業務和ABS業務持續推進,銷售渠道和機構客戶拓展取得了一定成績。

興業證券公募優勢明顯,公募資產管理規模增幅超20%。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含基金)受產品業績報酬收入、固定管理費收入同比增長影響,收入同比增長65.91%,毛利率同比增加3.73個百分點。截至6月末,興證資管受托管理資產規模996億元,其中主動管理規模達到643億元,占比達到64.6%。

上半年,中信證券資產管理規模15338億元,市場份額為10.30%,主動管理規模5832億元,均繼續保持第一。半年報顯示,中信證券上半年實現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凈收入29.11億元,同比提高9.06%。中信證券表示,未來資產管理行業核心商業模式將從監管套利、利差套利迅速轉向資產管理、風險定價,轉型壓力不容小覷。同時,資管機構的競爭愈發激烈,需要更加突出自身的優勢稟賦,重塑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