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業務落寞:從業人員的去與留

2018-05-24 08:24:0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

打印 放大 縮小
通道落寞:從業人員去與留

本報記者李潔雪深圳報道

通道業務一路狂飆的好日子再也不復返。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證券公司資管業務、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業務、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合計27.93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環比下降3.2%。與去年一季度末四類機構35.42萬億的規模相比,下降7.5萬億,降幅高達21.15%。

這背后,通道業務收縮是最關鍵原因。去通道、去杠桿的不斷推行,對信托、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等金融機構都帶來了極大影響,在喪失了制度紅利后,擺在這些機構面前的是一條漫長的轉型路,而這條道路顯然充滿波折。

在通道業務不斷落寞之際,相關從業者們也面臨著去與留的抉擇。

去留抉擇

“感覺入錯了行,錯過了信托業最輝煌的時候。”

2015年底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跳槽至某信托公司的張平(化名)近來頗為感慨,對于三年前的決定有些后悔。

從“四大”跳槽至信托公司不久,張平曾度過了一段業務充沛期。2016年起監管出臺新規加強對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的通道業務的監管,導致基金子公司和證券公司資管通道業務回流信托,使得信托規模一度攀升。

不過,自2017年起,監管開始面向全金融行業嚴格執行去通道,張平及其所在部門進入了業務寡淡期,張平甚至一度閑得靠某熱門手游打發時間。

張平告訴記者,其所在部門分為投行一部和二部兩個事業部,2017年其所在的事業部沒有做成一單業務,最終被迫與另一事業部合并。

張平表示,“之前我們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通道業務上,通道業務面臨擠壓后我們將重心轉移到了主動非貸款類業務,現在也只做這方面業務,但新業務的開拓并不容易。2017年我寫了數份項目的盡調報告,至今沒有一份能正式落地。”

張平稱,事業部的合并其實是被動離職,而新業務的開展艱難,令其不得不重新思考轉行的問題。他表示,沒有業務做意味著學不到東西,現在自己還比較年輕,重新轉行也還來得及,考慮重新找機會回四大。

諸如張平一樣考慮離職的并非個案。曾在北京一家信托公司就職的趙軍(化名)就選擇了在今年年初離職。他表示,金融業的薪酬主要靠項目提成,沒有項目做意味著薪資必然受到影響。

不過,就目前而言,由于有存量業務的支撐,信托行業并未出現降薪或人員明顯流失的情況。

5月23日,華南一位信托人士向記者表示,“基本上信托公司都有存量業務,如果出現薪水降低,應該也要到今年底才會有反應,去年的年終獎很大一部分還是靠存量業務。當然,對于原本做通道業務的從業人員而言,今年肯定是不好過的。”

對于業務量的減少,也有信托人士表現較為淡定。西北某信托公司員工向記者直言,做通道業務一直是很累的事情,現在通道沒法做了,剛好可以休息一下,沒有考慮要跳槽。

上述西北信托人士表示,“從收入角度來看,主動管路業務一年做一兩單就能完成任務了,通道有可能做了十單都還完成不了任務,因此通道業務其實是體力活,雖然風險不大,但靠的是薄利多銷,事多心累。”

相比信托而言,受去通道影響較早的基金子公司、通道型券商資管則早已經歷了更多的人事變動。

滬上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其實基金子公司已經經歷過幾輪人事變動,可以說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剛開始發展時不少基金子公司擴容的速度超級快,有的子公司成立業務部門都是幾十個人一批次招,一個團隊就數十人,小公司可能沒那么快,但現在這樣的大公司受到的影響肯定也比小公司來得嚴重,特別是直接對接項目的業務員。”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來看,我們公司離職的人員并不多,但聽說有的子公司失血過半,大多選擇了信托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或者離開這個行業。問題是現在資管新規的影響不僅僅是子公司這塊,非標通道業務全都受限,這些行業同樣受到影響,薪酬這塊未來會出現大幅縮水。”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資管新規下各個行業均受到影響,因此有人選擇留在原公司,等待新的機會。

轉型陣痛

轉型的陣痛是必然的。

以基金子公司來看,在2016年底監管層發布關于基金子公司監管新規之后,基金子公司行業進入“轉型調整”階段。接下來的一年多伴隨而來的是整個行業規模的下滑,部分基金子公司受資本金的約束和人員流失的影響,一度進入業務“停擺狀態”。

又如以通道業務發展起來的部分中小型券商資管公司,同樣面臨著轉型的巨大壓力。個別公司近期因業務縮水而出現員工大量離職的情況,正是轉型艱難的寫照。

同樣,隨著打破剛兌、去通道、向上向下穿透原則、禁止期限錯配等規定的落地,信托業以往規模高速增長所倚靠的根基也將受到挑戰,通道業務和傳統剛兌優勢不再之后,信托必然要度過一個尋找新方向的過渡期,在未能成功轉型之前,信托資產規模收縮抑或是無法避免的大趨勢。

不過,無論是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還是信托,向主動業務轉型的大方向是確定的。只是,無論是發展股票、債券、ABS還是PE業務,對人的要求都極高。

一家受訪信托公司表示,“只能一邊觀望,一邊積極地尋找轉型道路。”

這或也是大資管變局下,金融機構面臨的共同發展路徑。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