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中國移動,從未如此惶恐不安!
昨日,位居三大運營商之首的中國移動,發布了4月份的運營數據。
按常理,運營商發布月度運營數據,遠不像季報、年報那樣受人關注。但移動這次卻扔出了 “重磅炸彈”:當月流失了242.7萬戶4G用戶!
隨著我國4G網絡的蓬勃發展,近年來4G用戶的數量一直保持著正增長,4G用戶占總移動用戶的比重,逐年攀升。
而此次4G用戶出現月度流失,不僅是中國移動遭遇的頭一回,在所有三大運營商之中也是前所未遇!
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作為中國通訊領域的絕對巨頭,中國移動4G用戶的流失,無疑向市場釋放出重磅信號。
4G用戶已經飽和?
從2G時代的跟隨、3G時代的參與,4G時代的突破,到5G時代的明星,短短的十來年里,中國移動網絡的發展,速度驚人。
先看規模。中國4G規模有多大?5月初,權威機構寬帶聯盟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移動通信4G基站數量接近340萬,4G網絡規模全球第一!
再看數量。根據最新的公開數據,三大運營商2018年一季度季報顯示,我國4G總用戶數量已經高達10.66億。其中移動一家獨大,擁有6.72億4G用戶;電信、聯通,難分伯仲,分為擁有2億、1.94億4G用戶。
而在2015年年末,三大運營商4G總用戶數僅為4.07億,僅僅兩年多的時間,4G用戶數量增加了161%!
從用戶增長的數據趨勢來看,我國4G用戶數量已經接近飽和。因此,未來4G市場爭奪的焦點更多的將傾向于存量用戶,而非新增用戶。
中國移動4G用戶的數量首次出現月度下滑,無疑也釋放出了這一信號,在4G領域,一家獨大的局面或許即將終結。
中國移動終于急了?
眾所周知,在三大運營商之中,無論是營收、利潤,還是移動用戶數量,中國移動都是絕對的霸主。
2016年,三大運營商中近8成的利潤都來自中國移動;2017年中國移動4G用戶凈增量是其他兩家的2倍多,在4G用戶總數上也超越電信聯通用戶數之和。
然而,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格局,隨著中國聯通的混改,開始悄然轉變。
隨著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多方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聯通在4G領域開始突飛猛進。先后與巨頭們合作推出性價比較高的4G流量套餐服務,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用戶。
例如與騰訊合作推出的“大、小王卡”、與阿里合作推出的“螞蟻寶卡”等,在年輕群體中,廣為流行。
因此,中國移動在一個月之內損失242萬4G用戶,并非這些人不用4G網絡了,只不過是選擇了更具吸引力的運營商。
聯通就像一條鯰魚,讓原本“高枕無憂”的中國移動慌了神。
面對競爭的壓力、用戶流失的危機,中國移動終于“急了”,最近一個月,可謂動作頻頻。在4G流量大戰中,移動也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日前,中國移動與騰訊合作,正式推出了名為WeSim的互聯網手機卡,像聯通、電信一樣,打出了“無限流量”這張牌。
移動的這張WeSim卡,優惠后需要38元/月,首月免費,包全國無限流量(超過40GB會限速),送500分鐘全國通話等套餐服務。
相比聯通、電信推出的“無限流量”卡,WeSim卡雖不能說最具性價比,但好歹填補了中國移動在4G套餐領域“乏善可陳”的空白。
布局5G 尋求新突破
除了推出全新的4G套餐,中國移動又在5G領域搞出大動作。日前,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牽頭下,浙江省5G產業聯盟宣告成立。
5G產業聯盟,除了“盟主”浙江移動外,還包括浙江大學、阿里巴巴、華為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及和科研單位,陣容十分豪華。
成立聯盟的目的致力于將杭州率先打造成“5G之城”,擁抱物聯網時代的到來!
據悉,杭州已率先開展5G規模試驗,預計在今年年底建成300個基于3GPP標準的5G試驗站點。地域涵蓋浙江大學、西湖景區、錢江新城、亞運場館、物聯網小鎮、夢想小鎮、科研院所等10類網絡場景,建設總覆蓋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
可見,在移動看來,4G網絡已經日漸飽和,如何在5G領域率先突破、占得先機,是贏得未來移動網絡市場的關鍵一步。
信號釋放 變革來臨
從中國移動4G用戶首次流失,我們不難看出,激烈的競爭,是這個時代企業環境的常態。
每一個企業,哪怕它占據鰲頭,一家獨大,也必須時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以攻為守,以進為退,跨界逆襲,降維打擊,才能保持長盛不衰、永續發展!
同樣,移動率先布局5G,也是一步好棋。在科技改革和開放競爭面前,沒有一個行業能夠永垂不朽,沒有一家企業能夠一勞永逸。中國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期待未來的三大運營商能夠越來越高效、越來越公平,為用戶創造出越來越多的福利。
這個時代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不思進取之徒,那些還躺在過去功勞簿上人,等待它們的只有關門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