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戶二十六年如一日照顧老母親生活起居,這樣的孝心故事就發生在重慶市渝北區石船鎮。今(8)日,記者在渝北區采訪時了解到,石船鎮圍繞孝廉典型,舉辦了“學習十九大 孝廉弘美德”主題活動,同時以此為開端,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宣傳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系列活動,將十九大精神帶到老百姓的心中。
在渝北區石船鎮渝長西街,每天傍晚,人們都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一個中年男子左手牽著年邁的母親、右手牽著妻子,在街上散步。
這個中年男人叫黃子偉,是石船鎮渝長社區的低保戶,靠修補鞋子、擦皮鞋維持生計。當記者見到黃子偉的時候,他正在街邊的攤位上修鞋子。在他的身旁,妻子正在擦皮鞋,老母親則坐在一旁,手捧一碗餛飩。
黃子偉每天都帶著母親和妻子在街邊擺攤。
“母親照顧我長大不容易,肯定要好好對她。”黃子偉告訴記者,每天他都會帶著86歲的老母親和有智力殘疾的妻子一起到街邊擺攤,“母親年紀大了,生活自理有困難,讓她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
黃子偉為母親遞上一碗混沌。
黃子偉說,自己每天早上5點半就起床做早飯,6點給母親穿衣洗臉,7點出攤,下午5點半收攤后,先帶母親和妻子出門散步,再回家做晚飯。如此度過一天,他堅持了26年。
在石船鎮,像黃子偉這樣的慈孝人物還有很多,家住天宮社區的下崗老人游尊榮就常年照顧癱瘓在家的妻子和90多的老母親,無怨無悔。
今日上午,石船鎮圍繞這些孝廉典型代表,舉行了“學習十九大 孝廉弘美德”的主題活動,邀請專家講鄉村文明之美,分享群眾身邊的孝廉故事,以此激勵人們孝老愛親,提升文明素養。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那么首先要振興的就是每個人鄉村人的精神,這也是我們舉辦此次活動的目的之一。”石船鎮黨委副書記姚遙告訴記者,“孝廉故事”只是石船鎮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動的開端,接下來該鎮還將利用一個月時間,通過集中宣講、十九大知識競賽、攝影展覽等活動,向廣大群眾宣傳十九大精神,特別是要講清、講透“三農”發展目標、鄉村振興戰略等與農民群眾密切相關的重大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