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慶)科學城:2021年引進市外人才超6000人

2022-05-18 14:10:36 來源:科技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在“金鳳凰”人才政策的帶動下,2021年,西部(重慶)科學城引進市外人才超過6000人,人才資源總量較2020年增加39%。

近日,《西部(重慶)科學城高技能人才國際合作先導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斗桨浮诽岢?,到2030年,力爭培養出一支具有全球化視野、掌握國際一流技術標準、比肩國際領先水平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高技能人才海外交流合作平臺,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這只是西部(重慶)科學城加快打造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的舉措之一。近年來,西部(重慶)科學城大膽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加速布局人才發展平臺載體,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快建設“人才特區”。

全面構建政策創新體系

“‘金鳳凰’人才政策極大地吸引了高層次人才團隊落戶科學城。這將有助于形成產業與人才同頻共振、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首批次納入“金鳳凰”人才庫的博士后張建生說。目前,他就職于重慶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3月,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式向社會發布“金鳳凰”政策,針對人才、創新、產業、金融四大領域推出系列政策。其中,“金鳳凰”人才政策從加強人才載體建設、支持人才創新實踐、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三個方面致力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形成10條、26項“干貨”人才支持舉措,覆蓋人才發展全鏈條關鍵環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支持,支持力度在中西部地區處于領先水平。在“金鳳凰”人才政策的帶動下,2021年,西部(重慶)科學城引進市外人才超過6000人,人才資源總量較2020年增加39%。

高校、科研院所是科技人才的匯集地。西部(重慶)科學城匯集了重慶大學等高校28所、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擁有得天獨厚的科研創新優勢。

如何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的優秀人才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新創業?

西部(重慶)科學城印發了《高校、科研院所等市級及以上財政撥款事業單位“金鳳凰”人才認定標準(試行)》,激勵科研人員走出“校門”“院門”,留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新創業。同時,西部(重慶)科學城研究制定了專門的政策吸引大學畢業生到西部(重慶)科學城就業創業,實現高校學生“出了大學城、留在科學城”。

高位推動體制機制改革

“在辦理高級職稱認定的過程中,西部(重慶)科學城了解到我符合‘金鳳凰’領軍人才標準,主動吸納我入庫;同時指導公司申報博士后工作站,僅用兩天就完成了市、區兩級審批。”清安儲能技術(重慶)有限公司CEO李德勝驚嘆道。

目前,“金鳳凰”人才政策在全國率先試點人才認定“免評入庫”、政策兌現“免申即享”機制,已兌現人才政策資金超5000萬元。同時,西部(重慶)科學城在重慶市率先開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基層試點服務窗口改革,實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居留許可“一站式”簽發,進一步優化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服務,印發工作許可證21張。

同時,在重慶大學、重慶市農業科學院等高校院所,西部(重慶)科學城積極開展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將轉化職務科技成果所獲收益的95%劃歸參與研發的科技人員及其團隊,已通過的權益讓渡金額超5700萬元。西部(重慶)科學城聚焦重大關鍵技術攻關,發布“揭榜掛帥”項目榜單項目10項、總金額約6000萬元。

“今年,我們將打造‘人才特區’示范點2個,在金鳳實驗室試點‘舉薦制’‘雙聘制’,進一步激發人才干事創新活力。”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通過“專職+雙聘”的引才方式,金鳳實驗室已與40余個科研團隊達成初步入駐意向,其中院士團隊9個,基本形成以兩院院士領銜、青年科學家為主的科研人才隊伍。

加速布局科技創新平臺

西部(重慶)科學城鳳棲湖畔,金鳳實驗室即將投用。目前,金鳳實驗室已完成首批科研團隊專家評估,共篩選了13個科研團隊,其中8個團隊由國家級科技人才擔任帶頭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團隊將率先入駐金鳳實驗室,在這里開展先進病理研究,重點打造疾病生物樣本庫、病理大數據與智慧病理研發中心、重大疾病整合診斷中心、免疫基礎與腫瘤免疫治療研究平臺等。

“金鳳實驗室以打造重慶實驗室‘新樣板’為目標,聚焦生命健康領域,開展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是重慶推動科技創新的‘硬核力量’,也是西部(重慶)科學城布局的眾多高端研發平臺之一。”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關負責人介紹。

科研平臺既是科技創新的強力引擎,也是引進人才的強大磁場。啟動建設兩年來,西部(重慶)科學城瞄準智能產業、生物醫藥、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緊鑼密鼓地搭建各類平臺。

目前,西部(重慶)科學城已擁有西永微電園、國家質檢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等多個產業載體,獲批重慶首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落地超瞬態實驗裝置、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等一批大裝置、大平臺、大院所;市級及以上研發平臺增至312個,科技型企業達到1203家,各類孵化載體總建筑面積達11.5萬平方米,逐步打造吸引人才落地的“梧桐林”。

持續優化留才生態環境

受發展階段和發展基礎的限制,基礎配套吸附力不足一直是制約西部(重慶)科學城集聚人才的關鍵問題。

近兩年,西部(重慶)科學城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政務服務、交流平臺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西部(重慶)科學城現已建成人才公寓項目2個1168套,在建人才公寓項目4個1101套,同步開工建設總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的國際人才智慧社區,大力推動人才安居工程建設;巴蜀科學城中學、川外科學城中學在這里建成投用,重慶大學附屬醫院科學城園區等優質教育衛生資源加速集聚。

西部(重慶)科學城設立專家服務基地,落實人才服務窗口4個,開辟高層次人才稅收服務“綠色通道”,實施外國人來華許可、居留許可“一站式”簽發,提供子女入學、職稱評審、政策咨詢等服務1000余次,獲得各類人才廣泛認可;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著力減環節、減資料、減時間、減成本,核心區實現1372項政務服務事項“一站式”服務、1272項“最多跑一次”、213項“零材料提交”。

西部(重慶)科學城面向重慶市推出首個“金鳳凰人才碼”服務系統,人才可享受檔案管理、社保經辦、出入境服務等80余項服務移動端辦理,并有專人跟進、專人服務,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學城將著力打造人才成長的創新平臺,完善人才工作的良性機制,提供人才安居樂業的卓越配套環境,推動人才總量年均增量超過2萬人,加快建成“人才特區”,以“一流人才”建設“一流科學城”。

(記者 雍 黎 通 訊 員 樊 佳 孔仕強)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西部(重慶)科學城:2021年引進市外人才超6000人 全球唯一!鵝膏環肽毒素生源合成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科學家構建高質量水稻泛基因組 培育突破性新品種 變“碳”為“油” 小小的微藻成為固碳減排新幫手
洲際酒店集團以多元化特色體驗繪制中華文化打卡地圖 阻擊“小麥癌癥”!中國南方冬麥區篩選出380份抗性基因
1715米!國內最長單段220千伏陸地電纜敷設完成 云南大學郭洪教授團隊在新能源存儲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京東Q1財報發布 京東企業業務多措并舉助力企業復產加速有序推進 輝煌24載美麗大橋夢,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熱烈慶祝大橋石化集團成立24周年
重磅!首份國家級新區知識產權保護評價報告發布 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科技轉型助力鄉村發展
“蘇政40條”助企紓困22條!江蘇多部門聯袂助力科技民企 海內外頂尖團隊“揭榜掛帥” 成都高新區探索科技自立自強
HOKA ONE ONE 攜手 FP Movement聯袂打造限量鞋履系列 又到蒜薹抽薹期!邯鄲永年區小龍馬鄉蒜農采收忙
總投資近70億元!河北邢臺4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邢臺市城管局加大道路維修整治 提升主干道“顏值”
邢臺市:萬名科技志愿者下基層助力鄉村發展 衡水景縣“554”模式加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
衡水安平:開展“紅色網都·文明講堂”系列宣講活動 衡水首個“網絡文明主題公園”在武邑縣建成啟用
衡水老白干酒文化節暨中國白酒地缸發酵博物館正式開館 深州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種植 助力鄉村發展
最高降幅73%!第六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在衡水落地 衡水14個部門聯動扶持個體工商戶 將建立扶持個體工商戶聯席會議制度
廊坊固安縣柳泉鎮:“四亮”讓百姓知道誰來干 招行信用卡“天天消費券”活動收官,促動全國上百家商圈
5468.9萬人!2021年度河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出爐 外匯天眼:天眼熱搜榜發布!男籃巨星周琦空降現身TMGM外匯平臺總部!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