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全媒體時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讓社科知識融進百姓生活,讓文明鄉風浸潤百姓心田,荊楚網(湖北日報網)在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下,特別策劃《文安荊楚》系列短視頻,推出《文安尋蹤》《文安說理》《文安鄉風》三個短視頻欄目,普及社會科學知識,弘揚荊楚優秀文化,宣揚湖北鄉風文明成果,傳遞社會正能量,助推湖北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歡迎觀看《文安荊楚》第四十期:舌尖上的二十四節氣之處暑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如果說立秋只是秋天的預報,到了處暑,就正式進入夏秋交接期。處有終止之意,處暑即出暑。此時早晚涼飔已生,但正午仍很熱。秋涼全面上線,得到白露以后。湖北多數地區要到10月才會迎來清秋的涼爽。
(資料圖片)
處暑前后,正是鴨子最肥美的時節。鴨肉味甘性涼,營養美味,既防秋燥,又適合秋季進補。民間有“處暑送鴨,無病各家”的說法。
鴨子怎么吃,古代吃貨點子不少。詩僧寒山吃的“炙鴨點椒鹽”,相當于唐代的烤鴨。陸游詩“但令爛熟如蒸鴨,不著鹽醯也自珍”,主打一個蒸字。清代《負曝閑談》中提到一道西瓜燒鴨,“兼著甜咸兩味”,有點黑暗料理的意思。
如今,鴨子的花式吃法就更多了:南京鹽水鴨、成都樟茶鴨、上海八寶鴨、桂林荷葉鴨……不一而足。我們湖北名小吃、源于武漢的周黑鴨,以數十種中草藥鹵制,皮黑肉嫩,醇厚鮮香。
這個時節,龍眼大量上市。中醫認為龍眼偏溫性,有健脾益氣功效,很適合秋補。處暑吃龍眼,本是福州等南方沿海地區的食俗,得益于現代物流的便捷,如今已在多地推而廣之。
“越女收龍眼,蠻兒拾象牙。長安千萬里,走馬送誰家?!睗h唐時期,龍眼是皇家御賜給外來使節的大禮,貴重程度堪比象牙。
作為荔枝的近親,龍眼常被古人稱作“荔枝奴”?!叭锗⒗笾θ兕w”的蘇軾,也愛吃龍眼。他還專門寫了《荔枝龍眼說》比較這兩種水果,結論是各有其美。
策劃:徐維洲、曾智
編導:王淳、周嬋
文字:周曉燕
主播:羅洋敏
攝制:何琛、張靜敏、余佳玉、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