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黃旺宣、吳高斌)初夏時節,清早微涼。
(資料圖)
起床,打開窗戶,呼吸新鮮空氣,觀看樓下美景,這已成為黃石港鐘樓社區居民韓長忠每天的習慣。“昔日油煙擾民,我們只得關窗避煙;如今環境改變,大家爭著開窗賞景?!表n長忠開心地說。
城市更新,點燃“鐘樓煙火”
鐘樓煙火,原名黃岡路美食一條街,全長約400余米,街兩邊共有6棟居民樓,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黃石市建成較早、具有規模的商業化小區。
可以說,黃石人民對這條美食街有著獨有的情懷,因為這里承載了老黃石人的記憶,也是黃石老城區夜間美食的打卡地。久而久之,人們便賦予了它“鐘樓煙火”的美譽。
然而,由于這條街有43家商鋪,其中餐館24家,油煙擾民、噪音擾民問題嚴重,住在樓上的居民只得關窗避煙,即使大熱天也不敢開窗。多年來,居民們怨聲不斷,矛盾糾紛時有發生。
同時,基礎設施老舊,功能配套不齊、架空線纜密布,環境臟亂差等問題一直成為困擾居民心中的痛。
“百姓的呼聲必須引起重視,擾民問題應盡快解決!”黃石港區委區政府下定了決心,決定借城市更新的東風,改善這里的環境。
2017年以來,黃石港區政府先后對油煙擾民、亂搭亂建等問題進行了整治,并不斷完善硬件設施。2022年,黃石港區為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增強美食街的特色、促進消費,又啟動了對鐘樓煙火的整體改造。
其中,黃石港區政府投資3500萬元,以宋代古鎮風格對區域內的建筑物及人行道實施綜合整治,包括立面整理、桿線入地、道路鋪裝、特色亮化,以及油煙凈化,降低噪音、減少污染。
整治后的黃岡路,恢復了磁湖古鎮風貌,帶動了周邊餐飲業的發展,成為黃石城市更新的亮點工程。
如今,鐘樓煙火成為集煙火、美食、燈光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式特色小巷。老街巷浴火重生,煥發出新的生機。
“五一”小長假,鐘樓煙火成為不少游客的黃石打卡地,周邊居民群眾紛紛感慨:“城市更新杰作,點燃了鐘樓煙火!”
環境改善,釋放“消費活力”
由于環境的改善,鐘樓煙火商家的生意出現了空前的好轉,客流量、營業額均成成倍增長的好勢頭。
王永勝是鐘樓煙火的老商戶,他開了三妹鍋鍋香、三妹小海鮮2家餐館,共有52張餐桌。如今每天客人爆滿,想要到他的餐館吃飯,得提前預定,否則就得排隊等候。
玉蘭副食店主要是經營煙酒副食,以前只有10平方米。店主看到生意越來越好,他將店面重新裝修,營業面積擴寬到了30平方米。
四川鮮魚館是個夫妻店,如今由于生意火爆,夫妻倆根本忙不過來,目前正在招聘廚師和服務員。
城市更新,創造了好的環境;好的環境,又促進了生意火爆,鐘樓煙火也因此成為眾多市民的打卡之地。不光有市區的,還有大冶、陽新的,前來打卡的每天不少于100人。這些打卡者拍視頻、發抖音、吃美食,記錄美好生活,其樂融融。
黃石逸品堂畫室的袁老師,經常帶著學員到鐘樓煙火現場作畫,感受美景、品味生活,他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著這美好的鏡頭。
環境改變人!“為加強環境衛生的管理,我們每家商戶除實行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外,還每月出資50元用于垃圾的快速清運,垃圾桶由以前的10天清洗一次,改為現在的一天清洗一次?!蓖跤绖僮院赖?。
“尋常生活客自來,萬丈紅塵最溫暖”。更多的城市記憶、繁華煙火、文明風尚在此聚集,成為黃石打造鄂東區域性消費中心最鮮明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