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通訊員蔡峰 劉再強 趙微
悠悠揚揚,情深意長;樂聲裊裊,韻味十足。4月23日,33名古琴師在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君瀾酒店共同演奏千古名曲《高山流水》,將人們帶入了亦真亦幻、空靈縹緲的境界,讓人們感受到了古代樂器的獨特魅力。
為增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武當山于4月21日到24日承辦了海峽兩岸道教界聯誼暨文化研討會?;顒蝇F場,邀請了33名道家古琴師共同演奏《高山流水》。
古琴演奏
活動現場,一把古琴格外引人注目,琴身嵌有十三顆金徽、象牙琴軫,通體蛇腹段紋、流水斷紋。據介紹,此琴距今800余年,是一床宋朝時期仲尼式八寶古琴。此琴于明代嘉靖年間由皇宮紫金城贈送到武當山紫霄宮,后歷經戰亂,到清代光緒甲申年間,被蘇皖襄侯氏所獲,試之音甚清悅,經紫薇山人徐硯大師鑒定此琴為“錦江濤”,該琴于琴背滿刻銘文,落款“蘇皖襄侯氏自誌”。后來,此琴為武當山一位道家弟子收藏,攜之回歸武當山。
古琴是重要的傳統樂器,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有三千多年的文字記載史,《詩經》里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多處表述。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在古時文人心中被視為高雅的代表。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琴臺也被視為友誼的象征。古琴流傳至今,有三千多首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