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聞】78歲老人慧種田

2023-03-13 07:22:08 來源:楚天都市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停車片刻,周鼐忙著對接業務

平淡的鄉村生活,為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奉獻力量

少來夫妻老來伴


(資料圖片)

打開無人機準備噴灑作業

40本日記記錄著老人田間生活的點點滴滴

春耕拉開序幕

文/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孫澤宇 圖/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王永勝 通訊員 邱舒 實習生 楊碧波

3月初的武漢黃陂,春耕大幕開啟。春風拂袖,農機轟鳴,讓前川街孫教村78歲的農民周鼐格外興奮。

通過14載如一日的堅守,周鼐把近1000畝無人耕作的閑置土地盤活。

深入田間地頭,他指揮著農業無人機,在大片莊稼地上播撒農藥。

行走鄉間小路,他兩只手握著三部手機,一刻不停地對接各種業務。

回到村宅案邊,他寫滿40本日記和農業管理臺賬,哪怕是自家農業也要科學管理。

沉浸網絡世界,他并未陷入“算法陷阱”,利用大數據推流“垂類”學習農業知識。

這位年近八旬精神矍鑠的老頭,儼然成了武漢鄉村振興路上的新農人。

他,本是武昌的城里伢,在解放橋長大,自學大學相關專業,成為了當年的技術型人才和成功創業的老板。

上世紀80年代,周鼐將自創的手動蜂窩煤成型技術申請專利,隨后開了家蜂窩煤廠,生意興隆。

1989年,他偶然發現外貿商機,立刻辦起了外貿公司,足跡遍布坦桑尼亞等10余個國家。

他,又是黃陂的女婿,迎娶賢惠媳婦,長相廝守,打拼半生“逆行”回鄉,賡續振興情懷。

2011年,66歲的周鼐將公司交給子女打理,自己則回到媳婦家鄉孫教村,將祖屋翻新,歸園田居。

“我們這代人是餓過肚皮的,這么肥沃的土地,不能就這么白白荒廢!”周鼐決定讓這些荒地起死回生,但開荒并不容易。沒水要自己安裝水管,沒電要找人架電線,沒路還要花錢鋪平道路……排除萬難后,周鼐整合了村民手中的數百塊土地,匯聚成936畝成片田地,開始規模性種植。

如今,周鼐種植的大米已經成功注冊商標,在武漢銷售,“我的商品后面都附有條形碼和二維碼,就是為了能夠追本溯源,讓大家吃得放心。”

媳婦孫芝藍被周鼐的這股韌勁所感動,也回到了孫教村定居,“我現在照顧老頭子的吃喝,就為了讓他安心種出好糧食?!?/p>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