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攝影 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
武漢的魅力與活力,從地鐵客流可見一斑。
近兩個溫暖晴好的周末,不論是本地市民集體出門“逛吃”,還是外地游客組團來漢感受江城風情,這座城市煙火氣升騰,熱力四射。
地鐵列車人氣爆棚,熱門站點需要排隊進出站。2月下旬到3月初,連續兩個周五、周六武漢地鐵線網客流突破400萬+,其中3月4日445.54萬乘次為今年以來最高,歷史第三。
在武漢地鐵一線,除了保障乘客順利出行的窗口服務人員,還有著數千名專業技術人員,夜深人靜出發,拂曉之時而歸,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確保軌道線路和列車的“身體健康”。
切割鋼軌是軌道交通線路工的基本技能,他們使用鋼軌切割機切割鋼軌,火花飛濺,現場畫面如煙火般絢爛。但這群線路工卻無暇欣賞,他們要把這項和笨重鋼軌打交道的工作誤差控制在毫米以內。
軌道在高速運行的地鐵列車的沖擊下,幾何尺寸每天都會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這也需要日日精心養護,發現隱患及時排除。每走一公里,他們就要“跪趴”在鋼軌上數十次,用眼看、用道尺、用軌檢儀測量,確保行車安全、讓市民乘坐更舒適。
因車輪和鋼軌的反復接觸,堅硬的鋼軌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線路工對鋼軌廓形、表面病害進行測量,再使用仿型打磨機、打磨車、銑磨車等機械設備進行病害整治,使鋼軌達到光潔如新的效果,有效延長鋼軌使用壽命。
為保持鋼軌的良好狀態,武漢地鐵引進動態軌檢車,應用2D激光采集、慣性基準測量、多功能振動測量及數據處理系統等“尖板眼”技術和設備,開展軌道幾何尺寸動態檢測,精細維保軌道線路狀態。
這群“地鐵夜行俠”習慣了晝伏夜出,頭頂只有燈光在流淌。他們在這座城市熟睡的子夜維護軌道、保養列車,守護著每天數百萬乘客每一次的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