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楊浩)2月25日,2023視覺藝術(上津)論壇管窯專場活動在蘄春縣管窯鎮舉行,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分別與管窯鎮人民政府簽約,在當地設立設計研究中心和產學研實習基地。
根據協議內容,學院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擬定實習實訓詳細方案,選派一定數量的優秀學生到管窯鎮進行實習實訓,并進行畢業生供需洽談和對接。管窯鎮人民政府選派企業高管或技術骨干參與學院人才培養過程、項目研究、教材編寫等工作,接受學院選派的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或頂崗。雙方以“項目+課程”、“項目+工作室”等多種形式完成項目合作,并共同推廣項目成果。
蘄春縣管窯鎮以窯聞名,當地赤西湖畔盛產膠泥陶土,制陶業有史記載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遠可追溯到宋代,素有“窯州”之美稱,是湖北省三大傳統楚陶(日用陶器)產地中唯一仍然保持生產狀態的制陶基地。2007年,“管窯手工制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當日,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14名教師帶領25名畢業生在管窯鎮開啟為期5天的藝術創作活動,以管窯鎮為創作設計對象,開展IP形象文創產品設計、吉祥物創意設計、伴手禮設計等實踐活動,優化“神秘寶藏——管窯鎮”設計方案,助力當地文化傳承和鄉村振興。
據悉,活動由《美術文獻》雜志編輯部、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和視覺藝術(上津)論壇秘書處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