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不少人“陽康”后出現睡眠障礙,這與哪些原因有關?如何調節睡眠和情緒呢?昨日,“可防可治 不怕不慌”極目新聞系列直播,邀請武漢市武昌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姜振東,為廣大網友進行講解。
“不少陽康后睡眠不好的人,是‘心病’導致。還有不少焦慮、抑郁患者,也伴隨著睡眠問題。”姜振東表示,自己最近接診的一名患者,本身就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還沒感染時,整個人就非常焦慮,睡眠不佳。而“陽康”后,他有時出現頭痛、頭暈、心慌等情況,又使得焦慮加重,睡眠也非常不好。姜振東介紹,許多市民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腰酸背痛睡不好覺,而在核酸抗原轉陰后,肺功能也還沒完全康復,存在咳嗽、喉嚨癢等不適,這也會影響睡眠質量。還有一些人在居家治療時,晚上愛熬夜刷手機,生物鐘不規律,晚上不想睡,白天不想起,也會出現睡眠節律紊亂。一些人即使在“陽康”后,因為體力跟不上,活動量減少,影響內分泌水平,也可能使得睡眠受到影響。更有一些人,本身就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感染新冠病毒期間病情波動,也可能影響睡眠。
一些市民出現睡眠問題時,愛自行擅自服用安眠藥。姜振東表示,此舉要不得。首先,不是所有的睡眠問題,都需要通過藥物來干預。并且,同樣是失眠,入睡困難、醒得早,以及失眠伴有焦慮情緒等,用藥是截然不同的,絕對不是簡單的一種安眠藥可以解決的。如果市民擅自用藥,可能不僅不見效,還使得睡眠節律被打亂;如果藥物用法不當,還會產生藥物依賴等。
他提醒市民,偶爾出現的失眠,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來干預。暫時睡不好覺,是可以隨著身體的慢慢恢復、不適癥狀的緩解,從而將睡眠調整過來的,沒必要過度恐慌,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很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
如果是因為作息不規律導致睡眠問題的人群,可通過睡眠認知行為治療,重建規律的生活節律、睡眠節律。隨著身體的逐漸恢復,可適當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鍛煉,比如散步、打球、健身操等。晚上一定要盡量按時作息,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不要把電子產品帶進臥室。
姜振東提醒,情緒、心理與睡眠息息相關。生活中,市民要記得給生活安個“減壓閥”。比如,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做點喜歡的事情,也可以通過跟家人和朋友聊天的形式,來緩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