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利(左)對術后患者進行護理
護士瞿利(左)與康復患者合影 通訊員供圖
12月5日晚,是黃石市中心醫院護士瞿利在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上的第15個夜班,像往常一樣完成所有晚間護理事項,她輕輕走在病房過道上,查看進入夢鄉的每一名患者,聽著他們發出的陣陣鼾聲,忙碌一天的神經這時才感到一絲輕松。從9月29日正式開診,瞿利入駐“健康快車”近70天,見證了785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主動請纓
加入“健康快車”
7月初,瞿利向科室申請欲上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參加護理工作。作為黃石市中心醫院的一名眼科護士,她前期就聽醫院宣傳過“健康快車”,也知道“健康快車”是一項公益活動,能上“健康快車”服務不僅是榮譽,也是一次難得的提高業務的好機會。
瞿利深知要適應“健康快車”上的工作,首先自己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成為一名具有一定職業素養的專業人員。為此,瞿利每天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去找特檢老師學習請教,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終于在“健康快車”護士選拔中,瞿利通過上車人員考核,光榮成為“健康快車”醫護團隊中的一員。
9月7日凌晨1時,瞿利從中心醫院病房剛下中班就接到通知,上午到剛抵達黃石的“健康快車”上做前期消殺工作。顧不上疲勞,早上6時瞿利就登上了開往“健康快車”的通勤車,一路上腦子里都在想象列車上的工作景象。經過54分鐘的“長途跋涉”,終于來到距離醫院20多公里的鐵山區“健康快車”??奎c。
每一天帶來的
都是感動
映入眼簾的是一列標識“中國石化光明號”的彩虹列車,上面滿是各類需要整理的耗材物品。列車長萬翔簡單安排后,瞿利和大家及中國石化志愿者就在“健康快車”病房護士長帶領下,像上戰場一樣開始車廂大掃除、清理庫房、搬運耗材、病房清理消毒。一遍一遍地擦洗、循環消毒六次,從早上7時干到晚上7時,看著經勞動后煥然一新、井井有條的病房車廂、擺放整齊的庫房,瞿利雖很累,但與大家一樣臉上流露出歡欣的笑容。
轉眼近70天了,“健康快車”在黃石完成785例白內障手術。每天中午,瞿利攙扶那些上了年紀的術后患者上救護車返回基地醫院,好多患者臨別時激動地拉著她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表示感謝。時常有重見光明的患者給“健康快車”送來錦旗,拉著醫護人員合影留念,瞿利能感覺他們每一句感謝的話都發自肺腑,這也激發大家拿出更貼心的服務。
和普通病房相比,列車上的環境設施有很多局限性,空間相對狹小,床位上下鋪,廁所缺少完備的應急設施,這些都給護理工作帶來挑戰。面對這些困難,瞿利更加謹慎認真。優化床鋪管理,年輕的患者排上鋪,下鋪優先安排老弱患者;廁所沒有坐便器,立即向基地醫院申請調配,并加強巡視和協助,確保患者如廁安全。夜間值班時,更是一刻都不松懈,為患者蓋好被子、掖好被角,攙扶患者如廁并回歸鋪位。對年齡大需子女陪伴照顧的患者,瞿利和大家主動擔負起照顧的職責,端水端飯,為老人洗腳。
“列車”上遇到
熟悉的老朋友
10月13日,“健康快車”迎來了一位熟悉的面孔。她是中心醫院眼科的“老朋友”,也是目前“健康快車”黃石站最年輕的患者。27歲的趙女士,是糖尿病患者,曾在黃石市中心醫院眼科多次住院。對她的情況,瞿利非常了解??吹剿牡絹?,瞿利很吃驚,也為她高興,因為她趕上了這趟中國石化的公益列車。
趙女士對瞿利講,去年在中心醫院眼科就查出了白內障,當時病情不嚴重沒有立即手術,到今年視力越來越差,幾乎失明狀態。正好得知“健康快車”公益項目,她立刻打電話報名并且通過篩查,還因此激動得一夜沒睡。
10月14日那天,她告訴瞿利,早上揭開紗布的那一刻,就像電影情節一樣,微光入簾重見光明。
“健康快車”是國家惠民政策,中國石化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優秀醫療團隊、基地醫院配合,不僅讓偏遠地區的白內障患者重獲光明和幸福生活,也讓像瞿利一樣的普通醫務工作者深感自己肩負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