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省小麥油菜等“夏收”作物已經顆粒歸倉、應收盡收,“夏種”“夏管”在荊楚大地全面鋪開。
(資料圖)
今年以來,全省水利部門貫徹落實全國“三夏”工作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謀劃實施一批重大農業節水供水工程,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強化農業灌溉用水節約集約利用,確保做好“三夏”農業生產水利保障,夯實糧食豐收基礎。
大中型灌區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施農業節水的主戰場?!笆奈濉逼陂g,全省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積極推進漳河、東風渠、引丹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和蘄水、浮橋河、太湖港等大型灌區新建擴建工程,穩步實施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一大批重大農業節水供水工程正在抓緊實施。
在蘄春縣蘄水灌區工程現場,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忙著調試兩河口攔河閘閘門啟閉以及進隧洞施工斷面。項目負責人介紹,工地日最高峰施工人員達800多人,現已完成兩河口攔河閘節點工程和部分渠道,待蘄水灌區新建擴建工程完成后,灌區灌溉面積將擴大至38.67萬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4951萬公斤、新增節水能力6253.5萬立方米。
此外,從2021年起,漳河、顏家臺等9處大型灌區先后啟動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目前2021年度項目已基本完工,江陵縣顏家臺、潛江市興隆等灌區已于5月中旬通水運行,2022年度項目正在啟動施工招標工作,待灌水期結束后即可開工建設。
省水利廳農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待9處大型灌區改造完成后,預計將新增、恢復灌溉面積30多萬畝,改善灌溉面積600多萬畝,新增糧食產量3.6億公斤,新增節水能力2.7億立方米。
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收無收在于水。今年春灌期間,全省大中型灌區累計灌溉用水26億立方米,為小麥喜獲豐收提供了堅實水利支撐。
從今年5月中下旬以來,全省各地相繼開展中稻泡田插秧等工作,截至6月26日,全省共有189處大中型灌區開灌,累計供水近43億立方米,已灌溉農田2830多萬畝。特別是襄陽市、隨州市、十堰市等地水利部門針對前期干旱少雨實際,科學調度水利工程,有效緩解旱情。
襄陽市引丹灌區積極爭取長江委支持,5月以來加大引水流量,有力緩解灌區旱情發展;隨州市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并根據旱情發展,于5月20日開始調度指導水庫放水約1.2億立方米,有效緩解旱情27.65萬畝;十堰市5月以來,累計降雨量較歷史同期異常偏少,該市加大水庫放水、泵站提水、連通工程調水力度,對偏遠地區及時采取拉水送水、調水找水等應急措施,全力保障農業生產生活用水。
在保證農田灌溉供水的同時,我省堅持節水優先方針,深入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堅決遏制大水漫灌現象。據介紹,我省已有漳河、高關等11處灌區被確定為省級節水型灌區,漳河等7處灌區正在申報國家級節水型灌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艾紅霞 通訊員劉正軍、實習生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