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鄒亞琴)古稀老人下肢動脈閉塞后右腿不幸截肢,但截肢創面一直不愈合,而且右下肢缺血癥狀再度加重,隨時面臨再次截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團隊迎難而上,打響“斷肢保衛戰”:通過介入微創手術方式,幫助老人再通長段閉塞動脈,避免了斷肢壞死再次截肢的悲劇發生。
77歲的尹爹爹來自湖北洪湖,2年前他因血管閉塞導致右下肢缺血壞死,不幸右大腿截肢。但手術后,截斷處愈合效果一直不太好,創面滲液發臭,行動極其不便。不僅如此,長期坐在輪椅上也進一步導致他下肢肌肉僵硬,呼吸循環系統疾病也在逐漸加重,尹爹爹苦不堪言,對生活喪失了希望。
在朋友的推薦下,家人帶著尹爹爹慕名找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鄧宏平教授。接診時,尹爹爹右側大腿創面潰爛,股骨斷端外露,左下肢髖關節僵硬無法伸直。入院進一步檢查后發現,爹爹雙腎動脈狹窄、腎動脈水平以下腹主動脈、雙側髂總動脈及髂外動脈完全閉塞,右下肢股動脈、股深動脈、股淺動脈同樣也閉塞了。
鄧宏平教授介紹,如要保住右側斷肢,常規方法是開腹行內膜剝脫術或人工血管置換術。但創傷巨大,高齡且心肺功能不全的尹爹爹根本無法耐受手術。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介入微創的方式開通閉塞動脈。
然而,腹主動脈、雙側髂總動脈、髂外動脈長段完全閉塞開通難度極大,而且術中可能出現斑塊或血栓脫落引起腎動脈閉塞,以及球囊擴張時動脈破裂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等并發癥。除此之外,還需開通右側股總動脈及遠端股深動脈,2年前尹爹爹曾在當地醫院開通未果,再次開通難度更大風險更高。
帶領團隊充分評估病情,優化各器官功能狀態并擬定圍術期治療措施及應急預案后,鄧宏平教授決定迎難而上,奮力一搏。在麻醉科團隊的保駕護航下,手術艱難挺近。
由于尹爹爹雙下肢僵硬,術前只能以繃帶固定于手術床并配合肌松藥才能擺好手術體位。術中,鄧宏平教授首先通過右股動脈內膜剝脫術開通右股深動脈建立遠端流出道,再逐步將腹主動脈、雙側髂總動脈、髂外動脈、右側股動脈依次全部開通,雙腎動脈也順利保留。術中還一度出現高鉀血癥、室性心動過速、迷走神經反射、腎動脈急性閉塞及髂動脈破裂失血性休克等極其危險的情況,但最終都在麻醉科團隊和血管外科團隊的緊密協作下及時處理、化險為夷。
術后,尹爹爹右側斷肢血供即刻恢復,皮溫明顯好轉。經過精心的護理和治療,尹爹爹已于6月20日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