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李雙駿 向浩宇
日前,中國四大黃茶之一的“遠安黃茶”核心產區——湖北遠安縣舊縣鎮鹿苑村舉辦“品味黃茶”主題活動,游客既能在各家茶室品嘗、選購工藝獨特的“遠安黃茶”,也能到鄉間廣場、燒烤基地感受美麗鄉村的悠閑安適。
近年來,茶園面積達2.1萬畝的“產茶大鎮”舊縣鎮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實行規?;N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通過抱團發展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持續發展壯大。
“我就是守著我這20多畝茶園才奔了富路。”種茶大戶張祥成說。據了解,去年該鎮干茶產量1463噸,其中黃茶284噸,畝平收益達到3000元,其中高產茶園畝平效益更是突破萬元大關,帶動全鎮近1萬戶茶農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鹿苑村燒烤基地
產業要發展,融合是關鍵。近年來,該鎮依托鹿苑村得天獨厚的“丹霞山水”自然風光和“遠安黃茶”原產地的區位優勢,引進市場主體開發旅游資源,通過完善旅游路網、配套服務設施、優化鄉村環境、植入黃茶元素等方式打造特色茶旅融合產業發展模式,先后將鹿苑河畔打造成為全省最大的戶外生態燒烤基地,并新建兒童樂園、野奢木屋等游樂設施。
(資料圖)
如今,鹿苑村已成為集鄉村旅游、茶事體驗、戶外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網紅”旅游名村,是全省休閑農業示范點和鄉村旅游目的地,高峰期日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每年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0萬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8萬元?!耙赞r促旅、以旅興農的模式,讓群眾鼓起了‘錢袋子’,更讓遠安黃茶的名氣越來越響。”舊縣鎮黨委書記王龍說。
遠安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農業基礎較好、旅游資源豐富。為推動產業發展“接二連三”,該縣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一片區一主業一特色”的思路謀劃產業布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優勢,構建交叉融合的產業發展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動能,推動產業壯大、農民增收和鄉村繁榮。
舊縣鎮茶園
“湖北十大名米”瓦倉大米的一處生產基地位于該縣洋坪鎮三板橋村。洋坪鎮依托產業優勢,將三板橋村農田當作景點打造,通過種植多彩景觀水稻、鋪設“稻田畫”、繪制農耕文化墻、打造特色民宿以及舉辦“一粒米的成長”主題農事研學活動等方式,將特色產業與自然風光有效銜接。
“農旅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毖笃烘傸h委書記樂運敏介紹,三板橋村作為全國水美鄉村建設“以水興農”試點,在保灌溉、供用水的水利項目中融入景觀設計理念,建成沿河生態景觀段,將該村與周邊的武陵峽口、回龍灣、太平頂森林度假小鎮三大景區相連,形成了“景區環村”的特色鄉村旅游景觀帶?!耙坏街苣┪疫@兒就被訂滿了?!比鍢虼宕迕褡T昌圣的農家樂生意持續紅火。去年以來,“環村”景觀帶帶動近5000余戶農戶實現綜合性農旅產業經營收入1800余萬元,讓群眾樂享產業融合發展增值收益。
洋坪鎮三板橋村“稻田畫”
據悉,近年來,遠安圍繞“產業強、村莊美、百姓富”的目標,堅持壯大主導產業、優化整體結構、提升品牌效益,在農業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產業、旅游路網建設,并對70公里的沮河流域實施綜合治理,將全縣21萬畝優質稻田、品質茶園、精品果園及特色花卉、苗木種植觀賞基地和3個4A級、3個3A級景區串聯成片,打造20公里生態綠道和水岸河湖景觀,建成沿沮河鄉村振興示范帶,使鄉村環境更加宜居、宜業、宜游。
同時,堅持舉辦各類高規格特色農文旅活動,兼并整合各類優勢資源和經營模式,以現代經濟理念培育發展新型農旅融合業態,推動農業與鄉村旅游、民俗體驗、生態康養等產業嫁接融合,充分發揮固有優勢、增強聚合效益,形成了質量高、功能全、可持續的融合發展產業鏈、經濟圈。
洋坪鎮回龍灣
據了解,遠安農業產值持續增長,旅游產業市場份額占比逐年遞增,全縣1.9萬戶農民“依山傍水”吃上了穩定的“生態飯”“產業飯”。該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陳華靖介紹,去年全縣所有村均實現了集體收入過10萬元,其中13個村過3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萬元,增速12.3%,居湖北省山區縣前列,農旅融合實效日益凸顯。
當前,該縣正在加快推進一系列高端康養、鄉村旅游度假項目和休閑農業景區景點建設,著力將縣域逐步建成城鄉協調、功能完備、產業興旺、全域可游的“大景區”。(圖片均由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