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點!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一流導師隊伍方能培養一流研究生

2022-06-15 05:40:09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田佩雯 通訊員 吳江龍

6月14日,教育部召開“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會第四場。在湖北分會場上,武漢大學代表在鄂高校出場。近年來,武漢大學實施“人才強?!睉鹇?,高水平人才數量從133人(次)增至663人(次),增幅位居全國高校前列;進入全球高水平拔尖前1%的學科從11個上升至19個,其中6個學科進入前1‰。這其中,研究生教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好導師才能帶出優秀研究生

“武漢大學以‘學生為本’為理念。堅持以師生為本,著力構建專業化、高品質、高效能的辦學支撐服務體系?!敝袊茖W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回憶起自己的研究生教育生涯時說,“導師對學生影響很大”。研究生一定要有品德高尚、學術精湛的導師,能夠充分開展科學研究的平臺與良好的科研環境,才能獲得好的發展。近年來,武漢大學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其中很重要的是“兩個堅持”:一是以學生為本;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青年師生的勞動。隨著研究生規模的擴大,生源質量的提高,培養要求的提高,社會關注度的增強,對導師隊伍建設的要求也隨之更高、更嚴也更多。

為此,武大一方面大力引進海內外人才,一方面加強對校內教師的培養。學校高層次人才的總量近年來不斷攀升。高端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有力提升了研究生導師隊伍的質量,也成為吸引和培養一流研究生的活水源頭。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引起熱議的“雙千計劃”(是指武大提出爭取用五年,讓“國字號”人才突破一千人,教職工總人數整體減少一千人),竇賢康表示,“不是指裁減教師,沒這回事?!庇捎谒男:喜⒌葰v史原因,過去五年和未來五年是學校教職工自然退休的高峰期。從2017年開始,學校提出“人才強?!睉鹇裕罅訌妼η嗄杲虒W科研人才包括輔導員隊伍的引進和培養,五年來,學校國字號人才數量從238人(次)上升到663人(次),通過結構性調整,目前教職工總規模較五年前已減少460余人,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未來五年,學校教職工隊伍還將面臨自然退休1700多人的高峰期,當前恰逢國家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適時提出“雙千計劃”,優先向教學科研一線的青年學術人才傾斜,進一步優化教職工隊伍結構,著力建設一支更加年輕、更加精干、更加高效、更加有活力的高校教職工隊伍。

年均獎助學金總額超5億為學生兜底

談到“學生為本”,即將從武大畢業的研究生王爽感觸頗深,“因為歷史原因,我們有部分研究生住在校外,學習生活很不方便,后來學校聽取學生意見,將校外的研究生全部搬進校園,讓我們很有歸屬感、安全感?!?/p>

據了解,十年來,武大重點在高水平創新平臺、教學科研基本建設、學生生活條件改善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這十年也是學校教學科研條件和學生學習生活環境改善最快的十年。

學校先后竣工圖書館新館擴建、研究生教學科研大樓、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等一批基建項目;新建學生宿舍13棟、升級改造學生食堂7處;設置了30余項獎助學金,年均獎助學金總額超5億元,形成了基礎保障、精準幫扶、能力拓展、創新激勵“四位一體”的研究生獎助學金體系,100%覆蓋全日制脫產學習研究生?!拔磥?,學校還將通過多種方式籌措資金,將學術創新獎8萬元的最高獎金額度進一步提高,更好地發揮獎助學金激勵功能。”

進出口嚴把關,創新上放手干

近年來,武大的研究生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論文過關變難了,輕松畢業不容易。據介紹,學校嚴把兩關口提高人才質量。

一是“入口關”,建立以培養績效與質量為導向的招生計劃配置和動態調整機制,在全面實施博士生“申請-考核”制度基礎上持續推動師生充分雙選。十年來,高水平大學生源比例較2012年提高近30個百分點。

二是“出口關”,質量關口前移,嚴格落實培養方案,緊盯關鍵、風險環節,實施學位論文三審三改制度,充分發揮各級學位評定委員會作用,加強評估、抽檢結果運用,綜合施策,研究生培養整體質量顯著提高。


(相關資料圖)

同時,研究生在學校省部級以上平臺建設的參與度達100%,作為主要作者發表頂級學術成果中的貢獻度超過80%。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前沿科學研究、“卡脖子”技術攻關、社會治理研究等,把學問做在田間地頭,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

今年,武大“啟明星一號”上天,先后有50余名學生參與設計、研發及測試。6月13日,在該校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博士生張雪峰一邊演示衛星模擬工作情況一邊說,“我們能參與到這個重大平臺的重要項目,非常慶幸,學到了很多。”

龔健雅院士表示,在“啟明星一號”的研發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突破教材、論文、課堂的有限知識,按照他們的創意設計應用方案,通過衛星的研制、發射、監測,全面熟悉掌握衛星相關技術及應用。一方面,有導師手把手的引導,另一方面也有學生的奇思妙想,這才發揮了這群學生軍的創新能力,打造出了首個學生“空間實驗室”,成為青年學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的成功典范。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