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徐蕾 通訊員 白雪)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2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數據顯示,2021 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蘇州、南京、武漢、長沙位居前十。2021 年應屆生、碩士及以上人才將簡歷投向一線城市的占比為 20.7%、30.0%,均高于流動人才流向一線城市占比,應屆生和碩士及以上人才更傾向往一二線城市集聚,尤其是碩士及以上人才更傾向往一線城市集聚。
分地區看,得益于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較高的戰略定位,東部人才持續集聚,中部、西部、東北持續凈流出。分線看,2021 年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 5.4%、0.4%、-1.0%、-4.8%,受政策放寬影響一線人才持續流入,二線人才集聚放緩、三線較為平衡,四線持續流出。分城市群看,超 6 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21 年長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續集聚,京津冀人才凈流出趨勢放緩,成渝基本平衡,長江中游人才持續凈流出。
武漢2017-2021 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 0.0%、0.8%、0.1%、0.2%、0.5%,呈現上升趨勢,2017 年由負轉正,主因“百萬大學生留漢”政策開始實施、生活成本較低,2021 年武漢落戶門檻繼續放寬,推動其人才凈流入不斷上升。從人才流入流出看,2017-2021 年武漢人才流入占比分別為 2.2%、2.7%、1.9%、2.1%、2.4%,人才流出占比 2.1%、1.9%、1.8%、2.0%、1.8%,基本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使得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 0.0%、0.8%、0.1%、0.2%、0.5%。
從來源看,人才向武漢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別為北京、石家莊、深圳、鄭州、上海、西安、長沙、廣州、黃岡,合計占比達 38.3%,高于2020 年的 37.5%。人才流入武漢原因主要因為 2017 年開始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吸引畢業生,包括給大學生提供低于市場價 20%的安居房或租賃房、放寬落戶條件、規定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等政策。2021 年武漢成立人才集團有限公司,專門為城市引進人才,并且武漢繼續放寬落戶條件,接近“零門檻”,落戶開放度在國家中心城市中最大。作為在校大學生數量全國第三的城市,武漢人才流入明顯增加。2021 年新增留漢大學生 34.5 萬人,超額完成“學子留漢”工程計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從去向看,武漢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別為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杭州、成都、長沙、襄陽、南京、蘇州,合計占比達 43.9%,高于 2020 年的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