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風貌。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任寶柱 魯冰花 常曉輝)4月22日,筆者走進湖北省南漳縣“西大門”長坪鎮,寬闊敞亮的集鎮,山青水秀的田野,美麗、干凈、宜居、文明的氣息撲面而來,處處散發出“美麗鄉村”的蓬勃生機。
近年來,長坪鎮黨委以改善鄉村環境為契機,實施新村改造計劃,加快提升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鄉村振興提供基礎保障。
在充分征求民意基礎上,長坪鎮按照“就勢造景、就地取材”的原則,突出“引領性、科學性、實用性、特色化”理念,用心做好14個村的村莊指引性規劃,著力把美麗鄉村建設成“兒時故鄉”“夢里老家”。共整合各類資金2230.42萬元,打通產業路42公里,道路兩邊還栽植上了景觀樹,成為了貫穿全鎮的一道美麗風景線,為全鎮吸引人才、發展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實施“綠滿南漳”提升行動,該鎮共造林綠化1200畝,鐘鼓坪村榮獲國家級“森林鄉村”稱號。集鎮污水管網接入率98%,在長嶺、孔家畈建設小型集中污水處理系統,建成戶廁2097座,公廁32座,完成了711戶危房改造,整理了四處垃圾收購站。開展“七堆”革命和村莊環境整治,落實常態化保潔機制,極大優化了農村居民生活居住環境。
堅持把提高群眾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作為工作目標,長坪鎮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朝陽村、青林村、長嶺村、陡山村等增設電力臺區4個,為香耳山、五官山鋪設灌溉管道17.8公里,為標湖、龍鳳等4個村增設蓄水池、架設供水管道,建設長坪社區菌棒加工車間,啟動了農貿市場建設。特別是面對2021年7月突發強降雨帶來的洪澇災害,除縣交通、水利等多部門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外,長坪鎮自籌資金320萬元,修復水毀擋墻、清理堵塞村道,架設供水管網,重建倒損房屋,迅速實現了災后重建,老百姓切實體會到了基層黨組織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情懷。
一個個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產業,也讓長坪鎮的“美麗鄉村”更具活力。在青林、趙嶺等山上村發展油茶、山桐子等長線項目,在龍鳳、朝陽等村發展煙葉種植基地,今年全村集體種植藥材1500畝,茶葉500畝,煙葉400畝,村集體經濟均超過5萬元。
據悉,長坪鎮近年來堅持把加強農村黨建作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邁上新臺階的動力引擎,形成了廣大干群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動局面。該鎮先后榮獲“襄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長坪社區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