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4月18日發布的數據,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5%,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穩”“六?!敝祝彩墙衲耆珖鴥蓵系慕裹c之一。穩就業既是穩經濟、穩預期,也是穩民生,穩信心。
穩就業,首先要保住市場主體,守住就業基本盤。市場主體是吸納就業的“頂梁柱”和主力軍,保住市場主體就能守住我國就業的基本盤。一方面要注重精準施策。對于資本密集型企業和資源壟斷型企業,解決就業崗位相對較少,而中小企業、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可以解決更多就業崗位。因此要有選擇的幫扶,加大對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政策傾斜力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優勝劣汰。當前,除減稅降費政策外,信貸支持是力度較大的幫扶政策,中小企業可以申請貸款展期,但這很可能導致一部分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將被市場淘汰的“僵尸企業”又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因此,救助中小企業要掌握好力度和節奏,選擇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進行幫扶,不能一概而論。
穩就業,要以數字經濟發展為契機,持續推動就業結構優化升級。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加速了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同時也帶動了就業結構優化升級。數字經濟發展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更多集中在第三產業領域,應進一步加大服務業就業優先政策的實施力度,制定一系列減稅降費、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惠企紓困政策,切實擴大服務業就業吸納能力。政府在職業技能培訓、新職業認定等方面,應同等重視制造業和服務業,不能“厚”制造業“薄”服務業。在推動就業結構優化過程中,應降低傳統產業就業者的退出和轉換壁壘,提高勞動者再就業能力,最大程度防范結構性失業風險,使其適應技能轉型和環境變化。
穩就業,要針對重點就業群體的就業需求差異,實施精準就業扶持政策。針對高校畢業生群體,出臺優惠政策,引導“新就業形態”龍頭企業建設實習基地,為高校畢業生從事直播帶貨等新職業積累經驗。此外,通過企業補貼政策鼓勵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對疫情高風險地區的高校畢業生建立幫扶基金和招聘綠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消化高校畢業生存量。針對農民工群體,可考慮依據農村與城市的距離遠近制定分類就業幫扶政策,滿足不同區域農民工就業的需要。針對近郊村農民工,通過互聯網知識和技能應用培訓,幫助農民工快速融入“新就業形態”行業,提升城市就業穩定性。針對遠郊村農民工,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入駐,培育本地農業特色產業,幫助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就一定能把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抓好,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與就業擴容提質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
稿源:荊楚網
作者:鄭春麗(武漢武昌)
責編:王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