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讓生活更美好 ——李榮建教授談現代禮儀

2022-04-21 09:21:03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佩雯

禮儀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是社會文明的標志,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地方特色。歷經歲月洗禮,熱情待客、遵時守約、禮尚往來等優秀禮儀從古傳承至今,并伴隨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催生出電話禮儀、微信禮儀等現代禮儀方式,極大地豐富了禮儀的內容和外延,使博大精深的禮儀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近日,由武漢大學教授、湖北省禮儀學會會長李榮建主編的新書《現代禮儀教程》出版發行。圍繞該書內容,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專訪了李榮建教授,聽他暢談禮儀的古今傳承和現代禮儀的有關知識。

■ 中華禮學,立人之本

記者:《周禮》有言,“大禮三百,小禮三千”。中華傳統之禮儀指的是什么?

李榮建:古人講“禮者敬人也”,禮儀是道德的基本評價標準,是一種待人接物的行為規范,也是交往的藝術。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視禮儀的國家,并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以禮相待的成語或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頌,也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待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和諧人際關系的準則。

記者:崇尚禮儀的當代價值在哪里?

李榮建:其實,禮儀的最高境界是讓別人舒服,讓自己自在。讓別人舒服,就是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被尊重;讓自己自在,即美言美行皆出自內心。

“不學禮,無以立?!笨鬃诱J為,人不學禮就無法安身立足,這句話放在當代仍然適用。禮儀的核心是尊重,現實生活中,我們要自尊和敬人;禮儀的特點是為他人著想,我們應盡可能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待人接物。我們每個人只有遵守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才能立足于社會,與社會、與環境相生相融,這便是崇尚禮儀的價值所在。

記者:現在有人說“禮多人不怪”,也有人抱怨“繁文縟節”帶來太多約束,您如何看待二者的觀點?

李榮建:禮儀是做人的規范,做事的規矩,其實用性、可操作性很強。比如握手的順序、部位、力度、時間等均有講究,把握好這個度,我們就可以比較順暢地與對方展開交流。如此一來就有了熱情的問候、友善的目光、親切的微笑、文雅的談吐,無不盡顯禮儀風采,這樣優美的禮儀當然“禮多人不怪”。

但禮儀是用來完善自我的,而不是用來苛責他人的。人人均應當自覺遵守禮儀,既不能做禮儀的警察,自以為是,對別人指手畫腳;也不能做禮儀的奴隸,遇事過分謹小慎微,如履薄冰。比如在一般情況下,請長輩、領導、客人、女士走在前面,是顯示對他們的尊重,但如果在炎熱的夏天,一位身穿裙裝的女士有意走在男主人后面,此時男主人非要請女士走在前面,就顯得過于迂腐了。

因此在禮儀上,我們應嚴于律己,更應寬以待人。處處注意自己的舉止,時時考慮他人的感受,知禮、懂禮、用禮,知行合一,人們便能友好相處,社會便能井然有序。

■ 民俗禮儀流傳至今,新生活孕育新禮儀

記者:在中華傳統禮儀中,有哪些禮儀傳承至今,在現代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李榮建:我國有許多民俗禮儀流傳至今。在人生禮儀中,就有以滿月禮、百日禮、周歲禮為代表的誕生禮。孩子出生后,女婿要去岳父家報喜,送去染紅的雞蛋(俗稱“喜蛋”);孩子滿月,父母要請親友喝滿月酒,滿月日還要給孩子剃胎發;周歲禮上,父母同樣要宴請賓客,并舉行“抓周”禮,在孩子面前放上弓箭、算盤、毛筆等物件,以抓到的物件“預測”幼兒將來的性情和志趣。

此外,還有婚喪嫁娶等禮儀流傳至今,比如婚禮中的“三書”“六禮”,即聘書、禮書和迎親書,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迎親。到了近代婚俗有所簡化,流傳至今的有說媒、相親、定親和迎娶等,大多數的青年人征得父母同意后,交往一段時間便舉辦婚禮,也有一些青年人選擇旅行結婚等新穎的結婚方式。

我國古代還有很多慶典禮儀保留至今,沉淀為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這樣的中華傳統節日,都有非常隆重的禮儀、習俗。就拿春節來說,過去春節一般從農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持續到正月十五,內容豐富多彩,主要禮儀有祭灶神、貼春聯、除夕守歲、拜年、放鞭炮等。如今的春節習俗有所改變,祭灶神、跪拜磕頭禮等舊俗逐漸消失。另外,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一些地方對春節燃放鞭炮的時間、地點進行了限制,取而代之的是春節聯歡會、電話、微信拜年等新年俗。

記者:現代生活發展至今,產生了哪些新的禮儀?

李榮建:隨著互聯網進入千家萬戶,大家使用微信,甚至是上網課也要講究禮儀。這里介紹一些微信禮儀,比如主動添加微信好友時,應該簡單備注自我介紹以及添加理由,誰先加的微信,誰就應該自報家門;不論是你主動加別人為好友,還是別人添加你為好友,通過后要第一時間修改備注,不然過一段時間之后,你可能就不知道對方是誰了;微信上最好發文字信息,發送大段語音或發起語音通話時,最好先征得對方的意愿;此外,還應當及時回復收到的微信消息,比如“已收到,現在手頭有其他工作,晚點再回復你”,讓對方知道你已經收到消息,避免出現“已讀不回”的尷尬局面。

在上網課時也應該遵守網課禮儀。比如,老師在上課前應該提前測試設備,按時上下課,儀容儀表端莊,語速語調適中;學生也應該按時上課,并按要求打開攝像頭,關閉麥克風,在老師講課時不隨意提問,可以將問題列出,課后統一尋求解答。

■ 形體始于外在,優雅源于內心

記者:您在書中提到,形象禮儀也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在現代社會交往中,外在的儀容儀表究竟有多重要?

李榮建:一個人是穩重是活潑,是隨性還是嚴謹,都能夠通過打扮穿衣、舉手投足,甚至是一個細微的表情判斷出來。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無論我們認為用外表衡量人是多么膚淺的觀念,“以貌取人”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最近正是面試季,掌握一定禮儀規范,擁有好的儀容儀態,會幫助年輕朋友們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舉個簡單例子,面試時,簡歷是面試官認識你的第一窗口,因此最首要的工作就是把簡歷準備好;其次,面試時也要注意儀容,男生要注意發型、胡須干凈整潔,女生可以化淡妝,但不要濃妝艷抹,給人陽光青春、干練專業的感覺即可。

外在的形象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性格、情操等特征。良好的儀容不僅能給人以端莊、大方的印象,還能體現個人的自尊和對他人的尊重。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即將赴瑞典領獎,根據頒獎章程的規定,男士可以穿燕尾服或者民族禮服,因此莫言會在頒獎儀式上穿什么服裝,一時成為許多人討論的話題。最后,莫言入鄉隨俗,根據場合特點選擇了燕尾服,既因為燕尾服是國際上男士晚間社交的第一禮服,符合國際社交禮儀規范,也體現了莫言對他國文化的尊重。

記者:培養優雅的風度,可以從哪幾方面著手?

李榮建:風度取決于人的儀態、言談、修養,是人最直觀的素質之一。優雅得體的儀態強調坐立、行走須端正,意思是站如松、身挺拔,坐如鐘、身穩定,行走時有氣宇軒昂或閑雅飄逸的風度,舉手投足間散發自信從容的修養。

言辭中“敬人謙己”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敬謙語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十分普遍,是社交時的潤滑劑。比如稱呼對方的觀點見解為“高見”,稱呼自己的意見為“愚見”,專門用于敬稱的還有“令”“尊”“貴”等等,用于謙稱的還有“鄙”“拙”“小”等等。同時,談吐是否得體則體現一個人的品格。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只有態度謙和、語言真誠才能獲得對方的信任和認同,所以我們在說話時,心理上、用詞上、語調上,都要體現對對方的尊重。

文明無處不在,禮儀細小入微。在家里要講究尊老愛幼,夫妻相敬如賓、互相關照、求同存異,睦鄰彼此尊重、互相幫助;在單位要尊重領導,團結同事,關心部下。同時,禮儀講究內外兼修,比如重視信譽、效率和細節,提倡交流、合作與分享等。于己而言更應加強個人修為,待人心存善念,最高境界當為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社會。

最后,我們心中有尊重、有善意遠遠不夠,還應該將它表達出來,更重要的是用對方感受得到的友好的方式進行表達。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友善的微笑、一次真誠的道歉、一個贊美的掌聲……也許都會給你帶來受益終身的好運。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禮儀,讓生活更美好 ——李榮建教授談現代禮儀 小龍蝦產業一體化平臺上線
用真誠換真心 用專業贏信任 ——湖北日報攝影報道《我挺好!》拍攝始末 熱線整合關鍵在于提質增效
守護“心靈綠碼” 【北部列陣 同頻共振】神農架:生態美 游人至 農家樂
向改革開放要外貿紅利 武漢黃岡建立重大林業 有害生物聯防聯控機制
5507處“地哨”蹲守,32996名網格員巡查 “天羅地網”防地災保平安 【地評線】東湖漫評:“可樂”變“超市”,鄰里互助更添戰疫力量
接連利好,創新推動美菱穩步釋放增長空間 空難專家:“3·21”東航MU5735航班早期報告不太可能提供更多答案
IP應用專家鄭淑赴河南文象智能調研,“數字化+IP”助力產業升級 廈門國貿:2021年經營效益創新高,每10股派發5元
ASM PACIFIC發布一季度業績 股東應占盈利8.32億港元同比增加59.6% 上海戰疫丨長寧“街道醫院”開放至深夜,醫生志愿者配藥忙
童言無忌:疫情早點結束吧,不然幼兒園要畢業啦 凱萊英發布一季度業績 歸母凈利潤4.99億元同比增長223.59%
保利協鑫能源首季度股東應占利潤約30.3億元 五礦資源首季總銅產量約7.91萬噸 同比增長2%
國藥控股:國藥器械一季度營業利潤5.13億元 同比增2.28% 凌晨被轉運的“94歲外婆”已回到社區
黑河首起惡勢力案13名被告人再審均判無罪,11人已申請國家賠償 琴臺美術館 為你打開想象之窗
武漢四環線將與107國道互通 “眾籌”愛心蛋糕讓生活多一點甜
防止系統“帶病上崗” 這些網絡漏洞不能馬虎 村支書連任22年去年再當選為區人大代表 選了我 我要為村民辦好每件事
超市的免費保鮮袋方便又安全? 業內稱最好一次性使用 專家建議市民裝肉菜回家需盡快分裝 促進“紙變錢”!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湖北將舉辦200余場活動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