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愛虎、通訊員石然)4月19日,武漢海關發布消息稱,綜保區對湖北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沿海”意義重大。目前湖北正在運營的共有4個綜保區,分布在武漢市和宜昌市。一季度,湖北綜保區合計進出口值150.8億元,增長86%,占湖北外貿總值的11.2%,同比提升4.4個百分點,對我省外貿增長貢獻度達42.9%。其中,出口72.4億元,增長126.2%;進口78.4億元,增長59.7%。
武漢海關副關長楊良勇介紹,武漢海關立足區域定位和重點產業,今年首次聯合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了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20條措施,從優化功能定位、優化監管模式、強化創新發展、強化保障措施等四個方面推動綜保區加快提質升級。一季度,湖北綜保區內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有171家,同比增加45家,市場主體培育工作初顯成效。
從綜保區的產業發展來看,4個綜保區精準定位區域發展戰略,實現差異化成長,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農產品深加工、紡織加工、裝備制造等領域持續發力。一季度,綜保區機電產品進出兩旺,出口39.1億元,增長110.6%;進口66.1億元,增長87.7%。此外,在肉類、糧食進口大幅增長的帶動下,區內農產品進口增長65.1%。
綜保區內的稅收優惠和便利政策降低了區域產業貿易成本,提升了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和產業鏈整合速度,企業的外貿鏈條更長、外貿視角更廣。一季度,湖北綜保區對亞洲、歐洲等各個傳統貿易伙伴進出口值保持增長,對新興市場如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開拓則更為有力,進出口增速分別達到292.3%、282.8%和123.6%。綜保區進出口的強勁增長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作出了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