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
實習生 沈逸飛
“一座通信鐵塔給我家附近的人行和非機動車道‘添堵’,我向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熱線反映之后,記者到現場探訪并幫忙協調處理,今天早上就看見鐵路已經被移除了,我對處理結果很滿意,感謝媒體和相關部門的處理?!?月12日,家住洪山區虎泉街附近的毛先生高興地說道。
3月底,毛先生向極目新聞027-86777777致電,反映在洪山區虎泉街華師一附中洪山校區南大門東側,寬約5米多的人行和非機動車道,一座通信鐵塔基座就占了3米多。上下班高峰時期,這座鐵塔對行人、自行車和電動車的正常通行造成了影響。他希望鐵塔能夠遷移到其它地方,還道于民。
3月29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現場探訪,發現情況基本如毛先生所說。由于周邊人行道鋪了地磚,一塊的寬度有10厘米左右,鋪設地磚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寬約5.6米,而鐵塔基座就占了3.3米,行道樹池占了1.5米,人行道最窄處只剩下了0.8米左右。
記者在此處停留了約1小時的時間,平均每隔1、2分鐘,就有幾位市民步行或者騎電動車通過,需要相互“禮讓”的頻次不少。尤其是推著嬰兒車或者電動車后座帶孩子的市民,通過時會減慢速度,比較小心。
而毛先生稱,以前曾幾次向武漢市長熱線反映了上述問題,鐵塔管理方中國鐵塔武漢公司的工作人員要么稱鐵塔輻射在正常范圍內,要么稱遷移工程比較難執行。
隨后,記者將此事反映到中國鐵塔武漢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答復,鐵塔的選址經過了審批,也符合相關規劃,但他們會向上級部門匯報,看能否選變通方案,同時也兼顧5G信號覆蓋不出現盲區的需要。
4月12日上午8時許,易先生致電記者高興地表示,這個地方的鐵塔已經不見了,地面只剩下六邊形鐵塔底座的痕跡,應該是昨晚被移走的,現在人行道寬敞多了。運營方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領導都特別重視,要求先滿足民眾的通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