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耿文輝、周繼永、翟中兵)4月7日,筆者從武穴市了解到,連日來,在武穴市現代農業示范中心試驗基地,省高產優質多抗直播再生稻品種篩選及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負責人、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陽穿梭在田間地頭“傳經送寶”,手把手教當地農戶再生稻種植技術,達到再生稻“優質高產”的目標。
李陽向農民傳授經驗。通訊員 供圖
“試驗課題是華中農業大學與省農科院今年合作的重要課題,再生稻機直播側深施肥技術難點多、工序繁瑣,要從思想上加強重視并在行動上認真落實好;同時,在該試驗課題在實施過程中,要保證試驗實施的精準性及試驗結果的可靠性,一定做好側深施肥機械種子與肥料精量同步進行?!崩铌栒f。
據介紹,圍繞再生稻“優質高產”,省農科院專家多次到武穴現場了解了種植進展情況,并就“播期及用種量對直播再生稻產量及品質的影響”“再生稻機直播側深施肥”“優質多抗再生稻品種篩選”“再生稻高產高效栽培”等相關試驗示范作現場指導。
再生稻種植。通訊員 供圖
武穴市現代農業示范中心試驗基地再生稻在省農科院專家指導下,嚴格按照選好種定期播、培壯秧插足苗、控氮肥增磷鉀、除盡草防病蟲、勤露曬田泥干、留樁高看熟期、促芽早快提苗、化控調保豐收的八個步驟,以及清明節播種(3月20日-4月5日前)、谷雨節移栽(4月20日-5月1日)、芒種節曬田(5月中下旬)、小暑節頭季稻齊穗(7月10日)、處暑節頭季稻收割(8月8-15日) 、白露節再生季齊穗(9月7-20日)、霜降節再生季收割收獲(10月中下旬)的七大時間表種植。在節約種子、肥料、勞務用工等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產量,增加了效益。
農民正在耕種。通訊員 供圖
近年來,武穴市再生稻栽培大面積示范和高產創建獲得成功,成效明顯。再生稻高產創建經專家組實產驗收,頭季稻平均畝產665.9公斤、再生季最高畝產472.2公斤,雙季畝產突破兩千斤,實現單產水平創新高,為武穴再生稻生產提供了寶貴經驗。據統計,全市優質再生稻種植面積由5萬畝發展到現在10萬畝,占全市水田總面積13.3%,配套技術逐步完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據統計,該市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745家、專業合作社891家、三品一標產品67個、地理標志產品2個。其中武穴市綠康再生稻合作社“一尖香秧蓀米”系列品牌10個,獲國家注冊品牌2個、綠色認證1個,年銷售優質稻谷800萬斤、優質再生稻米750萬斤,年銷售額2300萬元,年利潤240萬元,優質再生稻產業發展前景穩中向好。
再生稻高產創建。通訊員 供圖
此次調研,進一步明確了該課題助力了再生稻輕簡化栽培及精準施肥機械配套的進程,規避了化肥施用不合理造成作物體系氮盈余量大及產生農業生產環境污染的風險。該項目成功試驗示范將為全市乃至全省糧食優質高產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