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蔣家橋鎮的大街上還是田間地頭,時不時就會看到一些穿著紅馬甲的人,時不時就會聽到老百姓在談論著標準化。沒錯,現在鄉村治理標準化工作正在蔣家橋鎮全面鋪開。
為保證這項工作做到家喻戶曉,該鎮多次召開了鎮村干部大會,在城鎮主要街道路口設立了4處巨幅鄉村治理標準化廣告宣傳牌,制作宣傳欄15塊,并在S317沿途線路制作了50個精美統一的標準化整治廣告電子燈箱。該鎮還組織鎮村干部和“衡陽群眾”志愿者上街集中宣傳和入戶宣傳,共計發放鄉村治理標準化公開信5萬封,下達整改通知120份。制作通俗易懂的本地語音廣播,通過宣傳車的走村入戶和“村村響”廣播的循環播放,加大流動宣傳,確保了宣傳全覆蓋。
“老曾,不能露天焚燒秸桿,這樣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災的,你沒聽說前段時間我們鎮新堂坪村有個老百姓亂燒秸桿引發了火災,被政府罰了二千元錢,差點還被關起來呢,趕快打熄。”一名志愿者正向老百姓喊話,而這位喊話的正是羅塘村的護林員曾祥豐,一到晴好天氣,他就會穿上紅馬甲,系上紅袖筒,騎上摩托車到處巡山喊話。據悉,該鎮為遏制露天焚燒秸桿和垃圾這一亂象,積極開展黨建+標準化、衡陽群眾+標準化等一系文明創建活動,重拳出擊,對露天焚燒秸桿引發山火的違法行為予以堅決處罰,抓住典型,曝光處理,對履職不到位的護林員,按照積分制管理,優勝劣汰。半年來,該鎮共處罰5起野外用火,公安傳訊問話14人次,鎮紀委約談5人次,調整護林員6人。
進入蔣家橋鎮區,感受最深的就是變化。蔣家橋社區曾寬元笑呵呵介紹說,以前到了逢年過節,車輛就排起了長龍,現在好了,客運車輛不再從街上過了,道路再不擁堵了,車輛也不敢亂停亂放了,攤位經營都劃了線,街上居民也不準在門口擺放雜物了,街上看起清清爽爽,比以前漂亮多了。為緩解城鎮春運交通壓力,保持道路通暢,1月20日,該鎮促成了客運物流公司的建立,重新劃定了客運車輛停靠點,組織“衡陽群眾志愿者”進行了長達一個月時間的交通值班引導,完成了客運線路從城鎮主要街道向S317遷移的艱巨任務,從根本上整治了城鎮交通擁堵這一頑瘴痼疾,迎來了該鎮多年來春運史上秩序最好的一年。為進一步整治好車輛停放,規范好擺攤經營,該鎮還劃定了停車線和擺攤位置線,發放了告知公開信,督促臨街門面落實好門前“三包”,下達整改通知書,并簽字留存,逾期未整改到位,將視情況再予以處罰并進行強制清理,同時還建立常態化門前“三包”巡查機制,及時發現處理違規行為。對一些釘子戶,該鎮也毫不手軟,聯合縣運管所,步云橋交警支行,以及鎮相關職能部門分別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開展了3次集中整治行動,查扣無牌無照,非法營運機動車輛14臺,糾正交通違章和占道經營等違法行為86起,執收執罰2萬余元,廣大“衡陽群眾”志愿者踴躍報名投身到標準化整治行動中,無私奉獻,身穿紅馬甲活躍在文明創建、交通勸導、疫情防控、環境整治等各個標準化治理工作中,成為蔣家橋鎮一道亮麗的風景。
該鎮采取先易后難,由點到面,縱橫聯合的策略,把龍興、祖山、蔣家橋社區、新江社區定為示范村,進行重點打造,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把城鎮街道以及S317要S231、縣鎮主要公路沿線的共計42個20戶以上人口聚集院落作為重要突破口,以整治“臟、亂、差”為主要抓手,把文明創建、“衡陽群眾”志愿者行動、人居環境整治、疫情防控、交通整治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進鄉村治理標準化向縱深發展。通過三個多月的整治,出動鎮村干部、執法大隊、“衡陽群眾”志愿者及相關職能部門共計2000多人次,下達標準化整治整改通知書221起,整改到位219起,鄉村治理標準化已初見成效,全民共建共享的管理維護機制已初具雛形,鎮機關面貌煥然一新,城鎮交通秩序明顯好轉,“衡陽群眾”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文明創建深入人心,疫情防控嚴防死守,人居環境日趨好轉,群眾滿意度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