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向東)4月6日,大冶市陳貴鎮袁伏二村春蘭家庭農場,無人機在稻蝦田上空盤旋飛過,顆粒狀的飼料紛紛掉落水中,濺起雨滴般的小水花……一眨眼的工夫,幾十畝稻蝦田的投喂便已完成。
“機械化真是好、真是方便!”農場負責人呂春蘭感嘆道,自家400畝稻蝦田,以前采取人工投喂,需要請4個熟手,花一下午時間,才能完成,且人工費高;現在無人機在稻蝦田上飛幾個來回,就可完成投喂。
不僅省時間、省成本,而且高效精準!呂春蘭饒有興致介紹說:“采取無人機投喂,撒料均勻,龍蝦不用千辛萬苦去覓食,而是享受著‘飯’來張口的待遇,吃得好、長得快,最重要的是,飼料被龍蝦當天吃掉,既不污染水質,也不浪費飼料。這些天,我們農村每天都有400余斤小龍蝦上市銷售?!?/p>
享受著無人機帶來的便利,呂春蘭家先后花費近30萬元,購買了5臺無人機,不僅用于稻蝦田投料,而且用于播種、投肥、植?!?/p>
呂春蘭說:“這幾臺無人機,不僅在自家稻蝦田上飛翔,而且還飛過了長江,一直飛到江西余干等地,為當地農業產業化提供服務。去年,我們家無人機服務面積達7萬余畝,按每畝收取服務費8元,收益就達50多萬元?!?/p>
種糧多年,呂春蘭最大的感受是,農業出路在機械化。去年,春蘭家庭農場糧食畝產1000斤以上,年產40余萬斤。
近年來,該鎮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拖拉機、收割機、無人機等越來越多的農業機械馳騁飛翔在田間地頭,2021年全鎮農機綜合作業率已近80%。
該鎮農機服務中心主任黃早蓮表示,將繼續推廣農業機械化,讓農業插上科技“騰飛的翅膀”,助力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