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穎
這兩天,“林妹妹發瘋文學”登上熱搜。
“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會給我?!薄霸缰浪麃砦揖筒粊砹耍婂e開來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熱鬧,姐姐怎么反而不明白這意思?”“比不得什么金啊玉啊,我不過是草木之人?!?/p>
林黛玉在《紅樓夢》中伶牙俐齒,愛懟人,讓人愛也不能恨也不能。但綜觀全書,林妹妹的嬌嗔、林妹妹的眼淚都因寶玉而起(書中開頭就有關于“木石前緣”的鋪墊)。少男少女情竇初開,她介意寶玉和寶釵、寶玉和史湘云的“金玉之說”,介意寶玉和其他表姐妹走得太近,網上流傳的所謂的這些“林妹妹發瘋文學”里林妹妹說的話,大部分都與此相關。而在平時,林妹妹在生活中并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見人就懟。林妹妹初次進賈府,邢夫人留飯,林妹妹說,還沒有拜見過二舅,委婉推辭。林妹妹病時,有人讓她去要燕窩煮粥,她不好意思張口。她懂禮也知分寸?!傲置妹冒l瘋文學”是對林黛玉形象的斷章取義。
而網友為什么熱衷于模仿林妹妹說話,創造了各式各樣的“林妹妹發瘋文學”?比如:“橫豎拿那么一點工資,還要24小時使喚人了”等,無非是為了排遣快節奏生活的壓力。還有一些也屬于純粹的無厘頭,比如,“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這般敷衍”,生活中誰都不會這么說話。
前有“廢話文學”,后有“發瘋文學”,大家其實心里都跟明鏡似的,這哪里稱得上文學,只不過是網絡情緒的一種宣泄,一時熱搜一時爽,沒有任何文學的意義。林妹妹沒有“發瘋”,別為一時爽消解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