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全縣第一輪鄉村振興工作隊進村入駐,吹響了鄉村振興“集結號”??h林業局駐高橋鎮新山村工作隊,在第一書記、隊長朱雪桂的帶領下進駐新山村。履職以來,在他的帶領下,始終把第一書記的責任扛在肩上,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嚴守工作紀律、扎實工作、團結支村兩委一班人,克難奮進。認真落實“兩項幫扶”工作職責,緊緊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目標,以解決新山村“電網、飲水、產業”等短板問題為重點,全力抓好駐村幫扶各項工作的落實,順利實現了新山村鄉村振興良好開局。
一是讓群眾從“用上電”向“用好電”轉變。新山村電網改造一直未能成行,存在電網老化、季節性供電“卡脖子”、過負荷、供電能力不足、供電質量偏低等問題。對此,全村群眾意見非常大,要求支村兩委迅速解決好群眾用電難的問題。朱雪桂書記在走訪群眾中直面回答了群眾提出來的問題,迅速會同村支部書記余華軍向縣電力部門匯報這一用電難題。慈利縣電力公司及時回復了新山村電網改造要求和改造時間,該問題得到了電力部門的大力支持,并作為該公司“我為群眾辦實”重點項目,在2022年春節前完成了新山村電網改造。改造完成后,新增8臺400千伏安配電變壓器、架設10千伏和380伏線路絕緣導線5千米,讓新山村13個村民小組的群眾從“用上電”變為“用好電”。
二是讓群眾從“有水吃”向“吃好水”轉變。新山村是一個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村,全村群眾飲水安全事關群眾身體健康,事關鄉村振興,是重要的民生福祉。為解決部分村民小組飲水問題,讓群眾能吃上一杯干凈的水。朱雪桂書記始終把此事記在心頭,并作為2022年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計劃完成維修蓄水池3處、新建15立方米蓄水池兩個。持續推進全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使全村群眾從“有水吃”向“吃好水”轉變。
三是讓村集體經濟從“破零”向“壯大”轉變。新山村以黨建為引領,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在村集體經濟從“破零”向“壯大”轉變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新山村海拔高、土質肥沃等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實施“一村一品”,發展油茶產業。2022年,流轉村民山坡地100多畝,整地打穴,已全部栽植優質油茶苗。目前,全村油茶種植面積達300余畝。油茶種植不僅增強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也解決了村民就近就業問題。
莫登輝是村里的脫貧戶,自從村里油茶基地建設以來,他就一直在基地務工。“我在這里做工,每天能掙100多塊錢,收入不比在外務工少,還能照顧家人,我非常感謝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莫登輝說。
新山村黨支部書記余華軍說,油茶基地主要靠村集體經營,村里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在家的都是一些留守老人,把這些留守老人、脫貧群眾組織起來,進行有組織的、有技術的管理,讓群眾不出家門就能就業。讓油茶產業能盡快發展起來,快速見效益。下一步,新山村還要把荒坡荒地利用起來,引導群眾種植玉竹等藥材,發展林下經濟。不久的將來,新山村集體經濟一定能不斷壯大起來。(彭清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