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在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柏林寺村,隨著湖北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一臺旋挖鉆機在3S102號塔位破土作業,駐馬店—武漢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鄒小民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柴文琪)3月24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福州—廈門、駐馬店—武漢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以下分別簡稱福州—廈門工程、駐馬店—武漢工程)開工。
據悉,兩項工程總投資109億元,是國家電網公司以實際行動促進能源轉型、保障電力供應的具體舉措。福州-廈門工程起于榕城站、途經長泰站、止于集美站,新建長泰站,擴建榕城、集美站,新增變電容量600萬千伏安,建設雙回1000千伏輸電線路238公里,總投資71億元,計劃于2023年建成投運。駐馬店-武漢工程起于駐馬店站、止于武漢站,新建雙回1000千伏輸電線路287公里,總投資38億元,計劃于2023年建成投運。兩項工程對于進一步提升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駐馬店—武漢工程將顯著改善優化華中主網架結構,提升多回直流饋入后華中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湖北、河南省間電力交換能力,增強華中地區能源資源配置能力,有效滿足“十四五”期間華中地區用電增長需求。作為華中特高壓主網架的重要組成部分,駐馬店—武漢工程將有效保障青海—河南等特高壓工程高效穩定輸送清潔電力,推動構建華中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平臺,實現風光水火多能互補運行。同時,工程建設還能降低系統輸電損耗,有效節約輸電線路走廊及土地資源,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電網的具體表現。
兩項工程將采用我國自主研發、國際領先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具有輸電容量大、距離遠、損耗低、占地省的突出優勢。工程聚焦穩定安全可靠目標,推進設備品質、設計優化、施工質量、綠色環保、技經質效、建設標準等多項升級,在本質安全可靠、核心技術裝備全自主可控、智能化機械化施工與綠色建造方面邁上了新臺階,是升級版的特高壓工程,將有力拉動上下游企業發展,以乘數效應帶動經濟增長,經濟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目前,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29項特高壓工程,在運在建工程線路長度4.6萬公里,累計送電超過2.5萬億千瓦時。預計到2030年,國家電網跨區跨省輸電能力將由目前的2.4億千瓦提高到3.7億千瓦以上,為各類清潔能源發展提供堅強網架支撐,在保障電力供應、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