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邵陽市第六中學,潔凈雅致的環境,彬彬有禮的師生,處處彰顯了該校“公、勤、實、勇”校園文化的深刻內涵,這一切無不凝聚著學校黨委書記張麗艷的大智慧。任職任教以來,她牢記教育工作者和人大代表的雙重使命,辛勤耕耘,履職盡責,把邵陽市第六中學一步步打造成邵陽市中學的窗口學校。
甘為人梯,做學生成長的守護人有人說,教育是“用生命影響著生命”的事業。張麗艷常說:“作為教師,我唯有投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愛心,以母愛的力量給予學生成長中最大的支持和幫助。”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培養了無數優秀的學生,如世界羽毛球冠軍謝中博、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化學系博士后謝劍波等。世界羽毛球冠軍謝中博讀初中時,因每天要參加高強度的訓練,她便堅持每天給他送兩次牛奶。擔任寄宿班班主任時,她把自己的家從舒適的三室兩廳搬到學校租住的不足50平米的小房,和學生吃住在一起。每天清晨,和學生一起鍛煉身體;每天傍晚,煮好熱乎乎的雞蛋送到每個學生手中;每天深夜,等學生都睡著了,她才放心地去睡。當時班上有個叫曾緘的學生,父母親下崗,且患有精神疾病,母親出走外地、杳無音訊,面臨著輟學的危險。張麗艷把他接到家里,主動承擔了他近6年的學費、生活費,常常給他洗衣洗被,對他噓寒問暖,教育他成長,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以致她兒子都嫉妒地說:“媽媽,你對曾緘比對我還好。”她擔任校長后堅持愛心助學,學校多次被評為市級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近年來她堅持從公用經費中提取5%左右用于減免學費、設立校內獎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臨時困難補助、應急救助等支出。每年為高中七十多位品學兼優的貧困生減免了學費書費,為初中三十多位學生免書費,為十多位同學免書費和寄宿費。當得知貧困生生活拮據,她組織安排了勤工儉學崗位,讓他們在食堂里負責收飯卡和維持秩序等,幫他們減免飯費,力求讓六中成為傳遞愛心和希望的一片絢燦爛桃林。
銳意進取,做學校發展的領路人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題和不變的初心。早些年,邵陽市六中就已經完成了信息化建設,每間教室均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張麗艷發現,一些老教師習慣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多媒體設備基本上處于荒廢狀態,有的還積了一層厚厚的灰。教學上都如此,更不用說比賽了。在2014年邵陽市課堂教學比賽中,因為不能熟練制作課件,六中8位教師參賽,無一人獲得代表上級參賽的資格。為此,從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張麗艷舉辦了3期課件制作培訓班,每周花兩個晚上陪著老師練習,使98%的教師學會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備課和教學,讓教室閑置多年的多媒體真正發揮了作用。在2016年邵陽市課改比賽中,邵陽市六中7位參賽教師中有4人獲得市直一等獎,并代表市直參加全市決賽。同時,她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實施“名師工程”和“青藍工程”,幫助年輕教師和班主任快速成長,成為推動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 短短幾年時間,張麗艷和全體教師的辛勤付出讓學校贏得了榮譽,收獲了人心。近年來,六中高考本科上線率年年持續攀升,學考合格率從2014年的36%上升到2019年的95.15%;中考優秀畢業生人數多次在市直排名第一。愛人者人恒愛之。心貼心地相處讓全校教職工擰成了一股繩,每個人都找到了歸屬感與幸福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市六中多次被評為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2020年被評為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省級文明標兵校園,2021年被評為湖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積極建言,做服務群眾的貼心人作為雙清區第五屆、第六屆人大代表,張麗艷在潛心投入教育事業的同時,時刻不忘代表的責任與使命,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間。她認真學習法律法規、業務知識,積極參加學習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履職能力。每次人大會前,她都會抽出時間走訪選區群眾,了解大家的心聲和訴求。平日工作再忙碌,她也堅持與學生談心、與老師交流。她在學校設立了校長接待室,廣泛聽取師生、家長的意見建議,為提好代表建議打下堅實基礎。疫情防控期間,她按照“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的工作部署,通過在線課堂對學生進行線上教學,還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和值守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教育問題是老百姓普遍關注的焦點,也是張麗艷建言獻策的重點內容。她表示:“成為人大代表以后,我思考問題的角度變了,做事情也更有執行力了,我一邊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為群眾表達呼聲,一方面也用自己的力量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近幾年,張麗艷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義務教育強調就近入學,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學區,但現有的學區都是很早以前劃分的,隨著現代化城市的發展與建設,很多學校周邊新建樓盤都不在現有學區范圍內,她建議相關部門重新劃分六中學區,讓學生就近入學。在《關于關愛邊遠地區留守學生》的建議中,張麗艷針對邵陽市一些邊遠地區留守兒童缺乏好的教育資源的現象,提出了組織優秀教師送課下鄉和加強留守兒童心理輔導的建議。近幾年來,她還率隊送課下鄉,不僅給邊遠地區的學生帶去知識,也給當地的教師帶去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技巧。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張麗艷始終保持一顆誠摯之心、一腔教育情懷,先后榮獲邵陽市優秀組織工作者、邵陽市十佳女職工標兵、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勞動模范、湖南省創先爭優先進個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稱號。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張麗艷用激情和智慧,譜寫了一首不凡的耕耘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