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曾凌軻
近日,“土坑酸菜”問題的披露,引起公眾一片嘩然。目前,涉事企業湖南插旗菜業相關人員已被控制。當地市場監管局局長等4人被停職、免職。
芥菜種植和加工,本是涉事企業所在地華容縣的支柱產業,受上述事件影響,這一產業受到了極大沖擊。3月18日,極目新聞記者致電湖南華容縣多家芥菜種植、加工企業,對方稱現在正值芥菜收割的季節,當地卻普遍出現了芥菜降價、滯銷的情況。一位種植合作社負責人表示,由于當地芥菜加工企業停工,合作社內8家種植戶現在共有五六百噸芥菜滯銷,只能存放至年底。
“土坑酸菜”引發連鎖反應
315晚會,央視曝光的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工人們有的穿拖鞋、有的則是赤腳在土坑中搬運,稱量酸菜的磅秤直接放在酸菜上,煙蒂也隨手扔在酸菜堆中。這些酸菜分裝進塑料袋購入工廠后直接放在地上,再進行簡單清洗就會切碎裝袋銷售。有的企業為了保證酸菜不變質,加入超標2到10倍的防腐劑。
工人赤腳搬酸菜
“土坑酸菜”問題被曝光后引起一片嘩然。多種相關食品已經下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康師傅老壇酸菜面。其他生產含酸菜制品的企業如統一、肯德基等紛紛發布聲明,稱與涉事企業無合作。目前,除了收購土坑酸菜的企業湖南插旗菜業被立案調查外,華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有4名官員被停職或免職。
除了在酸菜食品行業引起地震,華容縣當地芥菜產業也受到波及。
據此前《湖南日報》報道,2019年華容縣芥菜種植面積達到23萬畝,年產量突破120萬噸,是全國最大的芥菜集中生產區。當地擁有蔬菜加工企業39家、龍頭企業16家,年加工芥菜35萬噸,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該縣芥菜系列加工產品占據全國同類產品銷售市場60%以上份額,是全縣的支柱產業。315之后,華容縣相關部門正在對當地醬腌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整頓。
涉事企業所在地芥菜降價滯銷
3月18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多家華容縣的芥菜種植戶。正值芥菜豐收時節,接聽電話時,一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陳先生正在田間和工人們一起收菜。他告訴記者,18日上午縣里正在開食品安全相關的會議,他所在的種植合作社也有人前往參加,暫時還不知道會議內容。
陳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此次“土坑酸菜”問題曝光后,當地芥菜和酸菜的銷售都受到了影響,“現在縣里沒人再用土坑腌菜了?!?/p>
“我們合作社既種植芥菜也腌酸菜,不過是在水泥池,不是土坑。”陳先生說,此次事件后,企業收購他們的芥菜和酸菜都要壓價。
另一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唐先生表示,現在手里滯銷的芥菜已有五六百噸?!拔覀儼藨羧思乙黄鸪闪⒌暮献魃?,315晚會前就囤了一兩百噸芥菜沒有出售,現在積壓的芥菜又新增了四五百噸。這些芥菜可能要放到今年年底?!碧葡壬f,他們還有一部分菜,此前已經放進土坑開始腌制了,“接下來怎么辦我也不知道?!?/p>
種植戶羅先生表示,這個季節收割的芥菜已經放入土坑開始腌制,半年后才腌好,未來怎么處理這些已經入坑腌制的芥菜他也不知道。
專家稱傳統食品需實現現代化生產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營養與食品科學系系主任、副教授何計國認為,露天加工終究不是大規模食品生產的可行之道。食品安全講究外部環境可控,操作人員的行為衛生等,分散式的露天腌菜則無法達到這些標準,傳統食品也需實現現代化生產。
何計國說,在土坑里腌酸菜,是利用空氣里的微生物自然發酵。這個辦法可以行得通,但它的外部環境是沒辦法控制的,空氣里的微生物會發生變化,出現衛生安全狀況只是概率問題。他們工廠做酸奶都要先把酸奶中自帶的菌落殺死,再直投安全的發酵菌種,以此來保證安全、衛生。
315晚會上的曝光視頻里,有企業工作人員提及,企業自己生產的酸菜用于出口,從農戶處收購來的酸菜則用于國內銷售。這是因為一旦出現問題,國外罰款一次罰10萬元,國內則只罰一兩千元。有網友質疑,未來國內監管部門應對食品安全問題企業加大處罰力度。
涉事企業工作人員稱國外罰款比國內多
涉事企業工作人員稱國外罰款比國內多
對此,何計國認為,監管部門通常會依據生產企業的生產、盈利規模來界定處罰力度,出口企業一般出口量比較大,所以罰款金額相對較大。但罰款不是最終目的,在罰款的時候相關部門更應幫助整改。目前,華容縣想要挽救產業口碑,可以通過政府投資扶植或者招商引資來建立小規模的工廠。將這些田間地頭的腌制現場一并轉移至室內,還要對農戶們進行安全衛生意識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以此實現流程控制。
農戶分散生產后,企業再進行收購,是否為成本最低的生產模式?何計國強調,食品質量提升必然意味著成本提高,但這部分成本是值得的,“食品生產企業可能抱著僥幸心理10年不出事,然而一旦出事,10年掙的錢投進去也挽回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