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時報3月9日訊(記者 李生輝 彭嫻 通訊員 李軍)三月的星沙,項目建設如春筍。隨著長沙縣1:500數字化地形圖數據成果陸續完成更新,3月8日,長沙縣公共文化旅游體育設施專項規劃項目編制單位順利在長沙縣自然資源局辦理了基礎測繪數據使用申請。該項目單位工作人員表示,“現成的基礎測繪數據不僅幫助我們節省了數據采集的時間,更節約了一大筆成本。”
去年,長沙縣自然資源局啟動對城鎮開發邊界內集中建設區總面積162.18平方公里中未測量、未發證、未報批的土地,通過傾斜航空攝影技術進行1:500數字化地形圖測繪,并通過數據庫建設及成果匯交,實現對國土精準、高效的利用開發管理。截至目前,已有涉及招商引資、民生工程、村莊規劃等數十個項目單位前來辦理,讓基礎測繪數據也真正成為重要生產力,為全縣項目建設和“四個年”行動增添動力。
“我們通過基于傾斜攝影技術,利用無人機搭載傾斜攝影相機獲取測區高分辨率多視影像,可生產出精細三維模型數據,最后經內業采集形成1:500數字線劃圖。”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比傳統測量技術,利用傾斜航空攝影測量技術不僅數據精度可達2.5厘米,而且進一步避免了外業工作強度大、作業環境危險、天氣惡劣等不利因素,縮短了成圖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基礎測繪數據為何會成為重要的生產力?當前,全縣城鎮開發邊界內的1:500地形圖數據更新,主要作為用地審批、不動產統一確權登記和國土空間規劃等業務的工作底圖。在高精度的數據支持下,通過融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綜合交通大通道布局、鄉村振興等重大工程建設等各類規劃設計,就可以科學對城市天際線、視線、體量、高度、通視等規劃進行分析,進一步輔助規劃決策,對城市管理和項目建設都起到了巨大作用。據統計,相關數據成果已經在花山水廠項目、青山鋪配套產業園前期項目等多個項目中得到應用,幫助項目建設企業實現節約成本超億元。
“目前,我們結合已生成的1:500地形圖數據庫和積淀的數據成果,可以在各種復雜的地理環境,快速建立地貌三維立體模型,一旦遇到雪災、滑坡、水災等自然災害,就可以將歷史的和實時的環境信息進行對比為決策指揮提供依據。”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縣自然資源局還將依托“多測合一”、用地報批、國土空間規劃等業務審批系統開展1:500地形圖年度更新,發揮基礎測繪數據生產力優勢,不斷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