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理晶
通訊員 張曼舒
近年來,武漢市志愿服務開展情況日趨成熟完善,在“學雷鋒月”里,極目新聞記者通過武漢市民政局深入了解近兩年來,武漢市志愿服務發展的最新情況。兩年來,武漢市各城區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積極推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滿足社區居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產生了良好社會影響。
心理援助成志愿服務一大亮點
2020年12月15日,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志愿者協會工作者與心理咨詢師團隊一起走進佛祖嶺街道開展疫后心理援助工作,走訪慰問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特困家庭和孤寡老人。
據了解,自2020年以來,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聯合聯通公司武漢分公司對九峰街、佛祖嶺街等4個街道20余個社區的6萬多居民,進行了智能機器人外呼式心理問卷調查,讓基層領導及時掌握受疫情影響的轄區居民心理狀態,從而及時進行心理健康的維護及情緒管理工作。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疫情結束后,東湖高新區志愿者協會協助區團工委開通了光谷心理疫情援助熱線,并對從事志愿服務的老師進行崗前培訓。據統計,2020年——2021年間,共招募志愿者69人,接到熱線200余個,處理個案達108起。
志愿服務獎勵機制被各志愿服務隊采納
隨著社區志愿服務的推進,武漢市青山區也摸索出一種對志愿者的獎勵機制。青山區冶金街現代花園社區岔巴子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志愿者骨干孫德權的“領頭羊”作用,把社區各種能人巧匠組織到各自的服務隊伍中。
除青山區外,極目新聞記者發現,大部分志愿者協會都會采用志愿服務獎勵機制來調動志愿者的積極性。如新洲區各社區志愿者積極開展積分制志愿服務工作,通過開展志愿服務積分兌換活動,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志愿活動。江漢區也在民權街打銅社區、民意街舞臺社區等8個社區開展“愛心時間銀行”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公益集市”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制等。通過各區建立的志愿獎勵機制,充分調動了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
品牌志愿服務隊伍受到市民喜愛
2021年7月,“啄木鳥+”志愿服務隊榮獲硚口區文明實踐十大優秀案例,該志愿服務隊是由張公堤北社區打造的志愿服務品牌,服務隊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問題鳥巢”收集居民意見。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像啄木鳥一樣,問題不解決,就不停下來?!弊浴白哪绝B+”志愿服務隊成立以來,累計開展文藝演出、樓道微整治、政策宣傳教育、關愛幫扶、便民設施修建等活動50余場,收集并解決就醫問診、就業創業、物業維修等民生問題100余條,深受居民群眾好評。
除此之外,東湖風景區也打造了“謝小玉”服務隊、“老東湖”巡邏隊這兩個耳熟能詳的品牌志愿服務隊。據了解,東湖風景區志愿者協會以東湖新城社區為載體,分別在華僑城、磨山、龔家嶺3個社區組織開展“謝小玉”服務隊、“老東湖”巡邏隊開展相關志愿服務活動,在總結工作經驗與問題后,全區17個社區均成立了“謝小玉”服務隊、“老東湖”巡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