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渝西都市報記者 張 玲 通訊員 宋世海 劉 暢)為切實做好2022年春期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工作,永川區教委落實“七嚴格”,再念監管“緊箍咒”,著力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健康有序發展。
嚴格培訓學科內容。嚴禁以教育文化、教育咨詢等名義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非學科類校外培訓,不得以游學、研學等名義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不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以及“小升初”“初升高”等名義組織與入學掛鉤的考試。
嚴格培訓時間限制。培訓時間不得與中小學校教學時間沖突,學員讀寫連續用眼時間原則上不超過40分鐘,每日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不得給學生留作業;不得私自開設平臺開展線上培訓。
嚴格師資資格審查。從業教師需持有教師資格證或該領域職業能力相關證明,聘用外籍教師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從教人員基本信息及資格證明均應在機構顯著位置公示,同時在“監管平臺”錄入相應的資格證書。
嚴格規范收費行為。各培訓機構將培訓機構收費項目和標準向社會公示、報區發改委、教委備案;各培訓機構要及時完善監管賬戶,所有招生收費必須足額存入指定銀行監管賬戶,實行“一課一消”;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收取或以充值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且課時超過60課時的費用。
嚴格培訓廣告監管。不得在主流媒體、公交車、居民區發布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在中小學、幼兒園教材、教輔材料、文具、校園、校車等發布教育培訓廣告;清理現行校外培訓機構不合理設置的招牌和其他違法違規的校外培訓廣告。
嚴格落實安全措施。培訓機構要從當前疫情防控大局出發,強化安全責任擔當,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做到人員管控、防護用品、防控責任、防控措施“四個到位”,加強安全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
嚴格開展年審年檢。年檢結論分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種。對年檢“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培訓機構,由區教委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內停止招生,整改完成后書面情況報區教委。整改期滿經檢查仍不合格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辦學許可證宣布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