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莉,襄陽市樊城區長征路小學教師。11年來,她參與兒童關愛、為老服務、陽光助殘、綠色環保、扶危濟困等公益服務項目,累計志愿服務20365小時,幫扶資金達10余萬元。
近日,在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組織開展的2021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推選活動中,何麗莉入選“最美志愿者”推選名單。
救助一線的“女漢子”
2016年夏,湖北多地遭遇洪澇災害。
作為襄陽市草草義工協會副會長的何麗莉,和同伴們一起,發動熱心市民、團體捐助食品、飲用水和書籍,并征集車輛。14個日夜里,她和6名志愿者將征集到的救災物資,第一時間送往鄂州、麻城、應城等地,連續往返。
頂烈日,踩泥濘,和當地相關部門對接了解所需,協調后續物資籌措,直到受災群眾重返家園,連軸轉的何麗莉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襄陽。因辛苦奔走、饑一餐飽一餐,t她因糜爛性胃炎,不得不住進了醫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時期,醫療物資緊缺,協會募集到第一筆善款后,她主動請纓,大年初四一大早在家人的叮嚀囑咐中趕到仙桃,和志愿者李勛福一起為協會運回了第一批防護物資。
70多天奮戰抗疫一線,何麗莉當起了“搬運工”,先后6次到武漢、孝感轉運物資,多次進入被封小區運送消毒水,給廉租房困難家庭送生活用品。一車貨卸下,她往往腰酸背痛,衣服濕透,腿上都磕出淤青。
“草草義工協會匯集了5000名流動義工,每一位志愿者身上都有滿滿的正能量,是他們給了我戰勝困難、沖鋒在前的勇氣和力量?!焙嘻惱蛘f。
留困兒童的“好媽媽”
“這個叫小軍,福利院里長大的小男孩,才3歲就沒有了雙手;這個小女孩叫楊楊,是我三年前認的‘女兒’……”
何麗莉打開手機相冊,眼眶濕潤。
2011年,何麗莉參加了襄陽市兒童福利院“周末爸媽”孤殘兒童親情撫慰活動。在高新區馬營小學,她第一次見到衣服破爛的康康。得知父母長年外出打工,康康由奶奶和爺爺照顧,何麗莉此后便經常去其家,幫他洗澡洗頭,教他刷牙,還募捐衣服和生活用品。
2015年兒童節,何麗莉又將馬營小學像康康這樣的留守孩子接出來,一起逛襄陽城。經她協調,婦聯為孩子們提供襄陽劇院兒童劇演出票,仲宣樓為孩子們提供聯歡場地,好鄰居超市提供免費午餐,市公交集團安排車輛……就這樣,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難忘的“六一”。
從2014年開始,何麗莉連續7年到南漳、??刀嗨h山區學校參與助教,陪伴2000多名山區留守兒童共度童年時光。
“碰到這些孩子,總想著為他們做點什么才心里踏實!”何麗莉說。
言傳身教的“啟明燈”
在何麗莉老師所帶的長征路小學一年級新生班上,入學第一天,當其他孩子在專心上課時,一名小男孩“高調”溜出了教室,顯得有點“異?!?。
何麗莉沒有批評他。當天晚上,她來到這個孩子家里家訪,得知其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工作忙常留他一人在家。后來的日子里,何麗莉盡可能多地給予他關愛。天冷了,督促他多帶一件衣裳;下雨了,詢問他是否帶了雨傘;身體病了,就承擔起照顧他的義務。在何麗莉的關愛下,這位小男孩在班里表現越來越好。
從教24年,何麗莉始終牢記: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為使學生成為“心中有大愛、肩上有擔當”的人,何麗莉在班上開展了“日行一善”教育活動,并借助草草義工協會平臺,在雙休日、節假日帶領孩子們去參加一些小型公益活動,比如一起打掃老舊小區,到綠道撿拾白色垃圾,給孤兒院的小朋友們送去學習和生活用品……
對于公益事業,何麗莉內心篤定:“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堅持了什么!這種堅持就是對社會的奉獻、責任和擔當?!?/p>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擎 通訊員 王曉麗 付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