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鋁業產業園,短短3年匯聚70余家企業、產值超20億元,這是傳統農業市監利發生的“小奇跡”。
“受要素制約,縣域創新驅動能級不足,制度、模式上的特色微創新尤顯重要?!?月20日,省人大代表、荊州市副市長、監利市委書記韓旭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營造一流創新生態。
韓旭以生態鋁產業園為例,講述了模式創新產生裂變效應的生動故事。
監利市在外從事鋁材產業創業就業人員近10萬人,但長期“墻外開花、墻內不香”。
近年來,該市精準定位、精準招商,瞄準上中下游鋁業企業配套,吸引能人回歸建設產業園,形成分工明確、功能齊全的產業鏈。引導園區企業聚焦技術含量、附加值更高的太陽能邊框轉型升級,不到30%的產值帶來60%以上的利潤。
依托同樣的模式,一個中大尺寸商用顯示產業園也在監利“無中生有”,吸引了30余家企業落戶。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切實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荊州已吹響建設區域性科教創新中心的號角?!表n旭介紹,荊州全域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創建,加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氣象??苿摯笞呃纫巹澐秶?6平方公里,涵蓋荊州高新區、公安縣、江陵縣。重點打造5.2平方公里大學城核心區,計劃將大學城建成全市創新發展的動力源、科創研發的策源地、創新創業的集聚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志兵 柯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