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微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準入門檻高、融資難、辦事繁等一系列難題始終是影響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壁壘。自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為小微企業發展迎來了溫暖的“春天”。
減稅降費成為支持市場主體的“及時雨”。對于很多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來說,減稅降費舉措直接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增加了企業對未來盈利的信心,也引導部分企業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與市場開拓等重要領域。而對于資金短缺、資金回收慢的企業來說,減稅降費舉措正好解了他們燃眉之急,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難關,還可以更好的積蓄發展動能,對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保證就業和社會穩定都起到了有效作用。在剛剛召開的減稅降費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強調要推動實施更大力度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措施。面對國際經濟形勢下行局面,減稅降費無疑是一針“強心劑”打在了企業人的心坎上,讓他們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更是企業經濟平穩運行的有力支撐。
高效服務成為激發市場活力的“快捷鍵”。多年前,因辦事流程復雜、手續繁多等情況,讓很多企業家感慨“時間稅”成本實在太高,而過多的審批權就像一張無形的網束縛住了市場。為了簡化辦事流程,壓縮辦事時限,提升服務效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商事制度改革為主線,不斷加強了“放管服”改革,逐步形成了“數據跑路”“一事聯辦”“一網通辦”等新局面。2021年,湖北省實現了12項“一事聯辦”,平均辦理環節、時限、材料、跑動次數都大大縮減。這一系列改革,對于本身人員就緊缺的小微企業來說,高效服務不僅有效降低了時間交易成本,還可以緩解一人多職、分身乏術所帶來的困難,更是企業質量發展提升的便捷通道。
公平監管成為維持市場秩序的“守護神”。面對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國家推行的一系列措施確實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但簡政放權絕不是一放了之,還要放管結合,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這樣才能形成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秩序。去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整治行動中,競爭政策與反壟斷方面都取得了許多新的成績和突破。公平監管有效地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強化了事中事后監管的長效機制,好比一顆“定心丸”解除了發展的后顧之憂,更是企業高效規范管理的重要保障。
信心一旦被激發,將會產生無窮的偉力。作為小微企業發展的“服務員”,我們要始終站在“自己人”的角度,當好“娘家人”做好“貼心事”,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和寬松的環境,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舉措真正落到實處,民營企業的發展必定會成為拉動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主力軍。
稿源:荊楚網
作者:彭心莉(宜昌宜都)